军迷圈

苏醒的“普罗米修斯”——俄罗斯S500防空导弹系统

军迷圈

关注

文|现代军事

2017年4月10日,俄罗斯空天军总司令邦达列夫称,俄军正在按计划推进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5月24日,俄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S-500系统将于2020年装备部队,以“有效遏制敌方的全球快速打击”。S-500代号“普罗米修斯”,为俄第五代防空导弹系统,由俄“阿尔玛兹-安泰”公司研发,主要用于对空防御和反导作战,具有作战运用范围广、技战性能优异、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其列装后将进一步提高俄军防空反导能力,有效应对美反导系统发展对俄造成的威胁,有效维护俄国家战略安全。

▲S-500系统将不仅具备防空作战的能力,还可拦截中短程导弹,以及消灭近太空目标、执行战略反导任务,而俄军现装备的S-300“雷鸣”和 S-400“凯旋”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并不具备类似能力 发展历程

俄于2002年开始研制S-500系统,至目前已持续15年之久。在研制过程中,由于S-500系统拦截的进攻性武器性能持续改进、类型不断增加,俄也在不断调整研发思路。

俄方首次提及S-500系统是在2002年。当时“阿尔玛兹”科研生产联合体着手论证研制第五防空导弹系统的可行性及其总体战技指标。2003年,S-500系统的研制方案进入实施阶段。2004年,俄技术人员开始进行草案设计,研究系统基本组成。2005年“阿尔玛兹”公司按俄国防订货计划开展“独裁者”和“统治者”两项研制工作,进行S-500系统组成部分的开发。2006年,俄政府军事工业委员会决定,“阿尔玛兹-安泰”公司为S-500系统的主要研制单位。2007年,俄正式向媒体发布了新型防空系统的消息。当时研制单位已经开始准备S-500系统的设计文件。2008年,“阿尔玛兹-安泰”公司在继续进行“统治者-TP”研制的同时,还进行了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研制和试验工作。2009年,有消息称已开始生产新型防空系统的拦截导弹并着手试验,但该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2010年,俄国防部论证对防空导弹系统性能的需求,对系统的主要部件进行了建模并研制了系统软件。该时期开始讨论系统生产计划。“阿尔玛兹-安泰”公司因生产S-300和S-400防空系统的多种改进型,已没有更多潜力进行S-500系统的量产。因此,2011年俄探讨建设一个或者几个新工厂进行生产S-500的可行性,并决定由下诺夫格罗得机械制造厂生产S-500系统,俄为此投资了450亿卢布对该工厂进行改建。2012年4月,俄媒体开始以“普罗米修斯”代称S-500系统。在工厂改建完成之前,“阿尔玛兹-安泰”公司应完成样品制造并开始试验。当时还计划2015年至2016年生产系统原型,但目前看该计划未能实现。2013年,时任俄空天防御兵司令格罗夫科称,已经开始S-500系统的试验,系统将于近期完成研制并装备部队。但从目前情况看,该诺言也未兑现。2014年初,俄宣布S-500系统研制进展滞后于计划,开始试验的日期向后推迟,且系统的战技术性能未能满足提出的任务要求。当时俄国防部称,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未来S-500系统研制工作被终止。但2014年夏季成功进行了S-500系统的新型拦截导弹试验。2017年2月,俄国防部副部长鲍索夫宣布,S-500系统将于2020年完成试验并装备部队。俄军方称,届时将装备若干个S-500防空导弹营(10个以内)。年初俄媒体还报道称,俄罗斯空天军部队已经开始进行S-500系统操作人员的接装培训,培训在朱可夫空天防御学院组织实施。

▲俄于2002年开始研制S-500系统,至目前已持续15年之久。图为俄军2015年宣传材料中曝光的S-500系统 系统组成

S-500系统将不仅具备防空作战的能力,还可拦截中短程导弹,以及消灭近太空目标、执行战略反导任务。而俄军现装备的S-300“雷鸣”和S-400“凯旋”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并不具备类似能力,为此S-500系统的组成也有别于S-300和S-400系统,将由反导和防空2个分系统组成。

反导分系统的组成部分有以下:85J6-2作战指挥所,76T6 和77T6多功能照射和火控雷达,由“火炬”机械设计制造局研制的77N6-N和77N6-N1两型拦截导弹及其发射装置。

防空分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以下:55K6MA指挥所,91N6AM多功能雷达,40N6M防空导弹及其发射装置。除上述系统外,S-500系统将包括作战指挥所和X波段远程探测雷达。此外,系统还配备有技术保障系统。

S-500防空系统将部署在多轴汽车底盘上,底盘由布良斯克洗车制造厂生产,型号为BAZ-69092-012(6×6底盘),BAZ-6909-022(8×8底盘)和BAZ-69096(10×10底盘)。这些底盘外形和布局类似,载重量12~33吨,均有2个前置驱动轴。除用于防空部队外,俄还计划发展舰载型,用于装备俄未来型航母“风暴”号。

▲S-500防空系统将部署在多轴汽车底盘上,图为BAZ-69096型10×10底盘 性能特点

S-500并不是以S-400为基础的简单改进型,而是俄运用最先进防空反导技术自主研制的全新防空反导武器,其战技性能不仅超过俄正在大力部署的S-400系统,也优于美国的“萨德”战区高空防御系统和“爱国者-3”未段防御系统。

探测距离远

S-500系统配备的91N6AM型雷达为多功能分米波雷达,可以固定或者机动方式部署,工作波长范围10厘米,设计探测距离3000千米,主要用于探测弹道目标和气动目标,可广泛用于地区反导防空系统、导弹袭击和太空监视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对距离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探测概率达到0.9~0.95。对装备反导设备、雷达反射截面为0.1平方米的弹道导弹弹头,探测距离为1300~1400千米。可同时制导5~10枚拦截导弹(间隔1分钟),目标指示最大误差2千米(时延150秒)。判定飞行弹道最末点,既弹道导弹落点的误差不超过15千米。探测气动目标的距离800千米。可同时跟踪20个目标。S-500系统的拦截导弹携载主动雷达自导弹头,机动性能较强,可与预警雷达网连接,保障对目标的远距离制导并实施拦截。此外,S-500系统还可从远程预警机接收目标指示。

拦截范围广

S-500系统运用了独立杀伤弹道目标和气动目标原理,具有射程远、拦截高度高的特点,拦截目标的类别和数量都超过俄国内和世界的同类防空导弹系统。在拦截距离方面,S-500系统可拦截640千米的气动目标和弹道目标,而俄S-400防空导弹系统的拦截距离为400千米,美国的“萨德”系统为300千米,“爱国者-3”末段防御系统为160千米。在拦截高度方面,S-500系统既可拦截高空目标,也可拦截低空目标。S-500的拦截高度达到200千米,与“萨德”系统相当,而S-400的拦截高度为70千米,“爱国者-3”为25千米。在拦截目标数量方面,S-500系统最多可同时拦截10枚弹道导弹,而S-400最多只能同时拦截6枚射程400千米的弹道导弹。除弹道导弹和常规气动目标外,该系统还可拦截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低轨卫星、高超声速无人飞行器等。因此,S-500防空导弹系统能够为重要的军事目标和民用目标提供有效的防御。

机动性能强

美“萨德”系统的最大飞行速度为995米/秒,S-500的最大飞行速度达到3600米/秒,是其3.5倍。美“标准-3”型海基拦截弹的最大飞行速度也低于S-500系统,为2500米/秒。S-500系统使用的77N6-N和?77N6-N1拦截导弹,与俄A-135战略反导系统使用的53T6拦截导弹为同一系列。53T6拦截导弹的机动性能十分强大,纵向过载为210g,侧向过载为90g,最大拦截距离100千米,拦截高度30千米。

抗干扰能力强

在S-500系统机动运输平台上装备有电子战设备,可有效对抗敌方反辐射导弹。S-500系统将使用最新型的第六代通信系统,第六代通信系统可排除外部无线拦截和干扰。系统的拦截导弹装备了用于压制拦截目标的电子战设备。此外,S-500系统的拦截弹飞行速度快、机动性能强,也可有效增强其抗干扰能力。

▲S-500系统配备的91N6AM型雷达为多功能分米波雷达,可以固定或者机动方式部署,工作波长范围10厘米,设计探测距离3000千米。图为俄军材料中出现的该雷达设计草图 未来前景

未来S-500系统实战部署后,俄防空反导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增强,不但可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也将使俄继续在机动导弹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S-500将与A-235战略反导系统和S-350、S-400防空导弹系统组成体系完整的防空反导系统,有效维护俄国家战略安全

俄军现装备的A-135“阿穆尔”战略反导系统,主要担负莫斯科和首都地区工业、经济中心的导弹防御任务。其“顿河-2N”作战管理雷达部署在莫斯科郊区索夫里诺,探测距离600~1000千米。采用51T6和53T6两型拦截导弹,51T6负责大气层外拦截,53T6负责大气层内拦截,拦截距离80~100千米,拦截高度30千米。俄计划将A-135系统升级至A-235系统,改进工作由“阿尔玛兹-安泰”公司负责,内容包括研制RTZ-181M指挥计算系统和新型拦截导弹的战斗部“飞机-M”。2009年,俄“无线技术和信息系统”公司完成了改进型“顿河-2N”雷达接收转发天线的研制。改进后,A-135系统指挥所的旧型“埃尔布鲁斯-2”超级计算机将被新型“埃尔布鲁斯-3M”超级计算机取代,计算能力大幅增强。2011年12月,俄在位于哈萨克斯坦的萨雷萨甘靶场试射了改进型53T6拦截导弹。A-235系统将由三层组成,第一层为远层拦截系统,以51T6拦截导弹为主,装备核战斗部,拦截距离1500千米、高度800千米的目标。中层拦截系统将由58R6射击系统组成,拦截距离1000千米、高度120千米的目标。底层拦截系统将由53T6M或者45T6(在53T6基础上研制)拦截导弹组成,拦截距离350千米,拦截高度40~50千米。

俄从2007年开始在S-300防空导弹系统基础上,研制S-350“勇士”中程防空导弹系统,2015年底进行了该系统的国家试验,计划2020年前列装30套,用于取代S-300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装备9M100短程拦截导弹和9M96中程拦截导弹,最大拦截距离12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30千米,可以同时摧毁60千米之内、高度10米到30千米之间的16个气动目标和12个弹道目标。系统的雷达可实现无人操控,每个雷达有8个目标通道(同时跟踪多达8个目标)和16导弹通道,并且可以同时追踪100个空中目标,主要用于拦截包括隐身战机在内的各种现代化航空武器系统,具备拦截战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该系统拥有极高的机动性和战场生存能力,由作战状态转入行军状态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S-400防空导弹系统于2007年月开始装备俄空军,最大拦截距离40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70千米,主要抗击来自高、中、低空各种目标,包括飞机、巡航导弹以及射程在400千米以内的近、中程弹道导弹。目前,俄军已经装备17个S-400防空导弹团,每团2个营,每个营8部装备发射装置。系统可同时跟踪目标数量300个,能够同时攻击36个目标,同时引导导弹瞄准72个目标,行进中展开时间为 5~10分钟,系统设备从展开状态进入战备状态的反应时间为3分钟。

俄军计划未来S-500系统与A-235战略反导系统、S-350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配套使用,将上述防空反导武器有效融合,建立高中低空搭配、远中近程有效衔接、空天一体的防空反导体系,形成可反击任何空天威胁的能力。

S-500防空导弹系统可为俄核遏制潜力的有效性提供可靠保障,化解美导弹防御系统威胁

美国政府在2007年首次建议部署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尽管该建议过后取消,但奥巴马在2009年上台后重新推动该计划。2010年,北约同意根据美在欧洲建设导弹防御阵地。2013年,美国宣布与波兰、罗马尼亚签订协议,将在罗马尼亚的德维塞卢建设陆基“标准-2”拦截导弹阵地,并将其正式纳入北约导弹防御体系内。同年10月,德维塞卢拦截导弹阵地开始动工,阵地建设共耗资8亿美元,2016年5月正式启用。随后,美开始在波兰建造第2个导弹防御系统,预定2018年完成建设并启用。美国计划2018年这两处反导阵地部署陆基型“宙斯盾”系统。陆基型“宙斯盾”系统使用Mk 41多用途垂直发射装置,不仅可发射拦截导弹,还可用于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这使美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由防御性武器转变为进攻性武器,对俄核遏制能力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美在世界大洋部署的多艘“宙斯盾”舰使用同型发射系统,其可以靠近俄领土,必要时对俄发起攻击。而洲际弹道导弹在飞行弹道的助推段最易受到攻击,在敌方雷达屏幕上极易被发现且飞行速度较慢,美在欧洲部署的拦截导弹以及舰载拦截导弹,均可对俄处于飞行弹道助推段的弹道导弹实施拦截。俄可使用S-500系统拦截美“标准”系列拦截导弹,为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提供防护。俄专家分析认为,S-500系统的拦截高度为200千米,足以覆盖其洲际弹道弹道导弹。

发展S-500防空导弹系统将使俄延续对机动导弹技术的发展应用,继续保持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

冷战结束时,美认为其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不再存在势均力敌的对手,因而大幅削减军费开支。目前其近程防御仍使用20世纪80年代列装的“毒刺”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的车载型被称为“复仇者”系统。美反导系统的发展速度很慢,“萨德”系统的研制历时20年之久。与时同时,美几乎没有研制大型机动导弹系统的经验,其“民兵-3”陆基洲际弹道导采用地下井方式部署。拦截导弹装备开始也“藏在地下”,最新型反导导弹——陆基中段拦截弹由三级组成,具备较强的作战效能,但由于造价昂贵,目前仅部署30枚,也只能覆盖有限的空间。

而苏联、俄罗斯在机动型导弹技术方面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防空导弹方面,还在1957年苏联就装备了机动型S-75防空导弹系统,后在其基础上发展S-200、S-300和S-400防空导弹系统。其研制单位“阿尔玛兹-安泰”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防空反导技术,是世界一流的反导装备研制公司。目前,俄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至今没有其它国家能够超越。在机动型弹道导弹方面,20世纪70年研制成功了公路机动型SS-20“先锋”中程弹道导弹,80年代研制装备了公路机动型SS-25“白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此后,在其基础上发展了SS-27“白杨-M”、SS-29 “亚尔斯”(RS-24)、“边界”等公路机动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长期以来在公路机动型战略导弹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S-500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展,将使俄延续对机动导弹技术的开发应用,保持其在该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  

作者:李乐工

来源:《现代军事》杂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