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印度版“百夫长MK7”:堪比美俄顶级坦克!

军迷圈

关注

文|坦克世界

     说起印度坦克,很多人都会想起“阿琼”这个国际笑柄。虽然该坦克是一个失败的产品,但并不能就此否定整个印度坦克工业。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上个世纪60年代的印度,曾一度生产并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这种坦克就是以英国“百夫长”主战坦克为基础研制的“胜利”型坦克。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深受“圣雄”甘地的影响      其实,“胜利”型坦克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被动的产物。印度建国之初,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影响非常广泛,甚至连印度的国防政策都偏向它。尼赫鲁执政时期始终把军力建设放在次要地位,这位当时的印度领导人甚至表示:“印度不需要什么国防计划,我们的政策是非暴力,我们看不到任何军事威胁 ……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坦克工业自然是不可能的。

印度装备的M4“谢尔曼”坦克      然而,印巴战争给了印度人当头一棒。面对巴基斯坦装备的 M47 与 M48 坦克,印军手中的 M4 “谢尔曼”与 AMX-13 被打得溃不成军。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印度有关方面决定建立自己的坦克工业。原本印度想让美国或苏联提供先进坦克的生产技术,可出于战略平衡考虑,美苏两国仅在口头答应,并没有什么实际举动。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想起了自己的“老东家”英国。

英国为印度研制的“胜利”型坦克    原本英国想向印度提供“百夫长” MK7 型坦克,可这种坦克对于巴基斯坦装备的 M47 与 M48 没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印度对此并不感兴趣。不过,当英国许诺为印度量身定制一款“先进”坦克并转让全套技术时,印度人成功地被忽悠了!其实,这种所谓的“先进”坦克就是在“百夫长” MK7 的基础上,应用了一些“酋长”主战坦克的技术改进而成的。印度人看到这个方案后非常满意,并给新坦克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胜利。 1961 年 8 月,英印两国政府签署合同,由英国制造商先生产 90 辆“胜利”型坦克,同时在印度国内建立坦克生产厂。顺便说一句,英国原本定于 1963 年关闭“百夫长”坦克生产线的,结果废物一下变成了香饽饽。

“胜利”型坦克四面图       作为一种上个世纪 60 年代的坦克,“胜利”装备有 L7 型 105 毫米线膛炮、带激光测距仪的火控系统,并为驾驶员提供了主动式红外驾驶仪。设备的豪华程度毋庸置疑,其综合性能水平与美国 M60A1 和苏联 T-62 在伯仲之间,是当时名副其实的最先进坦克之一。 1965 年 1 月,印度坦克厂利用英国提供的配件组装出了第一辆国产“胜利”坦克,印度一下子跨入了先进坦克生产国的行列,而且还是顶尖等级。当 90 辆的先期生产合同完成后,“胜利”坦克开始完全由印方生产。很快,年产量便达到了 80-100 辆。据统计,印度共自行生产了 1400 辆“胜利”坦克,成为了当时印军装甲部队的绝对主力。

第三次印巴战争前夕进行军事演习的印军“胜利”坦克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英国人虽然教会了印度如何造坦克,但印度同行的学艺显然是不精的。例如,英国原厂生产的“胜利”坦克全重 39.1 吨,而印度生产的同型坦克则重达 41.9 吨;原本“胜利”坦克能跑出 49.1 公里 / 小时的最高速度,印度版就跌到了 48.3 公里 / 小时。即便性能有所缩水,但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胜利”坦克依旧在战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由此可见,印度版的“胜利”坦克虽然没有原品犀利,可也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

“胜利”坦克的后续型号——“印度豹”主战坦克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人开始对“胜利”坦克进行升级改造,并提出研发后续型号。本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印度却将目标定得非常高,甚至要求超越当时在研的“豹2”主战坦克。或许从那时开始,印度人好高骛远的毛病就显现出来,并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