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造出高水平冲锋枪 却只出口欧洲
文|侯知健
建国数十年来,虽然中国研制了多款号称“外形美观大方”,达到“世界先进”甚至是“世界领先”水平的冲锋枪;但是这些枪械上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糟心的问题,以至于到现在,拿不出一款适合警察执行城区内执法和反恐的型号。

SDM-SMG9冲锋枪
不过近期出口欧洲的中国SDM-SMG9冲锋枪,在设计水平上相较于过往型号出现了极大的提升,很有希望成为一款合格的警用冲锋枪。不过该枪在基本结构原理上的选取较为激进,偏重于射击精度上的优势;而最终的完整功能版本性能到底时好时坏,目前还不能下定论。

SDM-SMG9冲锋枪的枪机

AK47的自动原理,SDM-SMG9与之非常类似

图片:SDM-SMG9可以调节导气系统引入燃气的多少,但还不清对于全自动射击的射速和可靠性控制有多大帮助
SDM-SMG9采用长行程导气活塞结构,这种结构多见于步枪和机枪;而冲锋枪采用者甚少且不成功——例如79冲锋枪。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冲锋枪发射的是手枪弹;它为了将后坐力控制在较低水平(以利于单手握持连续射击),在很短(比如格洛克17手枪的枪管长度仅有114毫米)的枪管内燃烧完全,弹壳内的发射药数量少而且燃速非常高。
若要保证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燃气孔就要开的靠近高膛压区域,用更大的燃气流量和压力来使枪机获得足够的功率——但这会使枪械的射速变得更高,后坐力和上跳都更加猛烈。步枪上由于枪管长、火药量大、燃速慢,枪管开孔始终可以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

79冲锋枪导气孔开在高膛压区域,导致射速严重偏高。

图片:德国HK公司的UMP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原理,枪机后坐是靠弹壳自己撞开的。这种原理不适合大威力枪械,精度相对要低一些,但射速很容易控制,结构简单。
而在膛压峰值的起落极其突兀,高膛压区域非常短的冲锋枪上,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与合理射速往往难以兼顾。79冲锋枪的理论射速因此就高达1000发/分,连发状态下几乎无法控制。而针对执法反恐来说,合理的射速不能高于800发/分(比如MP5);而HK公司取代MP5的新一代冲锋枪UMP上,射速被进一步降低到了600发/分。
目前SDM-SMG9只开放了半自动射击功能,既满足了欧洲民间枪械市场的法规限制,又绕开了之前79冲锋枪未曾克服的难题。对于一些训练程度非常高的精锐单位来说,确实半自动状态下反而能因为枪械可控性高的优势打得更快更准;但对于多数单位的执法和反恐行动来说,全自动火力的威慑和压制能力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SDM-SMG9冲锋枪分解
而在其它的方面,SDM-SMG9冲锋枪则是比较合乎现代设计标准的产物,尤其是在总体结构布局和附件安装的支持能力上碾压了国内所有其它冲锋枪型号。SDM-SMG9冲锋枪采用上下机匣结构,枪管和上机匣始终保持刚性固定连接。
这意味着即使是进行拆卸清理维护,SDM-SMG9的瞄准镜也不需要从上机匣上拆下来、不需要在枪械组装好以后进行再次校正。而且它在上机匣顶部预设了较大长度的皮卡汀尼导轨,可以供使用客户自由的选购各类通用瞄准镜进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