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快速装填弹!专用压弹器出现后 2秒可装满一个AK-47弹匣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观察眼

自从进入热兵器时代之后,枪械就取代了冷兵器时代的弓箭和刀枪,成为士兵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甚至有“枪是士兵第二生命”的说法,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时就曾严惩那些丢弃枪支的士兵,由此可见枪械的重要性。不同于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士兵所使用的枪械是通过发射子弹来击杀敌人的,因此,子弹装填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了枪械的射速,如果装填过慢,就很可能造成火力中断,从而给敌人可乘之机,这也是“栓动”步枪最终被“半自动”步枪取代的原因之一。


在栓动式步枪时代,打一枪就要拉一下枪栓,士兵射击过程中消耗弹药的速度并不快,再加上当时的战场环境对射速要求不高,栓动步枪通常使用“桥夹”预先装弹的方式,一次性装填5发弹药,打完一个弹桥再接着换,士兵可利用战场的间隙给空的弹桥装上弹药,因此士兵们携带的弹药并不是单个的子弹,而是整排整排的弹夹,由于射速较慢,弹药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这种装弹方式曾广受欢迎。


但是进入到自动步枪时代,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动步枪通过导引火药气体的后坐力,来完成子弹退壳、上膛、闭锁、激发等一系列动作,因此其射速更快、对弹药的消耗量更高,老式的弹桥装弹根本满足不了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弹匣应运而生,弹匣其实就是复杂化的弹桥,其中内置了弹簧,可配合自动机往弹膛里面自动供弹。从而使自动步枪的火力密集度大大增加,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自动步枪的射速太快,装满一个30发的弹匣在连发状态下,几秒钟就会消耗殆尽。自动步枪由单兵携带,如果给其弹匣增加弹药容量的话,必将增加整支枪的重量,从而影响其战场机动,因此军用自动步枪几乎很少使用扩容弹匣。


二战时期的冲锋枪是最早遇到装弹问题的枪械之一,但为了限制枪械重量,德国和英国等都使用30~32发左右的弹匣,只有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使用弹容量71发的“弹鼓”,不仅重量大,弹鼓的子弹再填装工作费时费力,因此士兵们往往还会携带几个35发的弧形弹匣,以防在激战过程中弹鼓子弹耗尽,无法及时输出火力,后来我军使用这款枪械时基本只配备35发弧形弹匣。即便如此,如何给弹匣快速装弹也是个大问题。


第一种就是较为原始的手动装填,由战斗人员在战斗间隙或战斗前,将子弹一颗颗压入弹匣,这种方法工作量比较大、耗时长,但优点是只要战斗人员的手没有事就非常方便。比如我们熟悉的电影《上甘岭》就有不少这种给弹匣压装子弹的场景。通过训练,也可以加快人工装填弹药的速度。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圆形弹鼓,如下图所示:弹鼓装弹不是一般的麻烦,也会弄脏弹鼓里面的零件,降低弹鼓的可靠性。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压弹器”装填,压弹器通过机械的力量,可以快速的将弹药装到弹匣里面去,下图是AK-47的专用装弹器,2秒就能装满一个30发弹匣。但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压弹器体积太过庞大,不便于随身携带,战斗中携带起来比较麻烦。但压弹器的应用也同样广泛,因为在一些重武器的弹药装填作业中不可能使用人工,比如机关炮、重机枪、高炮的弹链装填工作,压弹器就是不可或缺的设备。


步枪专用压弹器,算是轻便的一种了

第三种方法是重新利用“桥夹”,首先使用桥夹子弹包装,生产弹药时直接将弹药装在桥夹中,或者操作人员预先将弹药装在桥夹中,桥夹不再向枪膛里装弹,而是向空弹匣里装弹,快速的将散弹装入弹匣中,而桥夹也非常方便携带,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特指的弹匣,如上图所示:子弹只需要一个接一个摆进去,这样比压子弹更省力、也更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