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未来武器速度5马赫:研发难度远超核弹 仅中美俄玩的起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观察眼

所谓高超音速武器是指飞行速度5马赫或更高,而且与以往的弹道导弹不同,具有更高的打击精度的一类武器。由于这类武器的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拦截防御难度极大,因此高超音速武器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并将其列为新一代武器的首选方向。


美军高级顾问“奥斯丁”强调:美国目前的预警系统已很难应对高超音速武器,因为这种武器的飞行路线异于弹道导弹,而飞行速度又高于巡航导弹,因此即使太空中的卫星也只能侦察到其发射的助推阶段,而中后段就无力跟踪了,而当地面雷达发现来袭的导弹时已经太晚,因为导弹正以5马赫或更高的速度飞向目标,留给拦截系统的反应时间只有几分钟,因此有必要在高超音速武器的攻、防两方面,同时加大投资,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挑战,也就是调整之前的发展策略。


在这类武器出现之前,传统的弹道导弹也具备高超音速特征,其末端冲刺阶段的速度都在5马赫以上,但是弹道导弹走的是抛物线弹道,因此能被防御系统计算出其轨迹提前拦截。而高超音速武器能在飞行过程中,采用飞航式或者叫作“水漂式”的弹道路线,在飞行中不断的改变轨迹与航向,使得雷达系统无法轻易的捕捉来袭的弹头,更别说拦截它了,这就是高超音速武器的优势所在。看下图:高超音速武器在外型上与传统的导弹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并非易事,相关工作需要的科研力量堪比“核弹”的制作,因此真正能在该领域角逐的只有中美俄三国,为了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各国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例如俄国已公开的就有三款,分别是“先锋”洲际导弹、“匕首”巡航导弹以及“锆石”反舰导弹。其它的国家虽然不甘示弱,但薄弱的科研实力决定了它们难以取得什么进展,比如印度成功研制的“布拉莫斯”全能型导弹,据俄方的消息,其实是俄国技术+印度资金合作研发的产品,也只是一般的导弹而已。


总体来说,俄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的发展相对要快些。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并在俄国周边部署导弹系统,这已经触碰到俄国的底线,部署在波兰、罗马尼亚、波罗的海一带的导弹,只需5分钟就能飞抵莫斯科。俄国处于这样的威胁下,只能大力发展更具威慑力的高超音速武器,虽然不可能同样在5分钟之内飞到美国给予反击,但总比要飞40分钟的洲际弹道导弹快得多,俄罗斯也把高超音速武器视为非对称性战争的发展方向。


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防御”比“进攻”的进度要快,这也是受到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影响。虽然美军有多款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在测试,如“驭波者”高超声飞行器、X-43高超声无人验证机、空射快速打击/响应武器等,但均处于试验的阶段,远远比不上俄罗斯的进度。


目前,美国致力于打造的是“防御体系”,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手段来防备这种新武器的攻击。

美军从2018年开始投入7.36亿美元,用于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项目,研发激光、高功率微波等能量武器来拦截或破坏来袭的高超音速武器。另外,还部署了天基监视侦察系统,以及新一代防御型卫星及长航时高空无人机组成的严密天网来进行拦截。说到这里不难明白,美军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它只是片面的发展拦截技术,对高超超音速武器本身的进攻优势不够重视,这正是奥斯丁所担心的,他主张两方面同时发展。


我国的高超音速武器起步比较晚,从2014年开始的WU-14飞行试验,累计进行的8次且都获得了成功,最高飞行速度为10马赫。我国在这个领域,短期内就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与俄罗斯在这个领域的进步神速有相似的原因,那就是来自外部的严峻压力。传统的弹道导弹我们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东风快递系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但随着标准3系列防空导弹的出现,水面舰艇对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突飞猛进,要想保持矛对盾的优势,高超音速武器是个必须被重视的方向,奥斯丁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才提议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防御和进攻两项要均衡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