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4那么难吗?印度距发射56分钟突然叫 8年来第7次推迟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撰文:利刃瑾儿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15日宣布,原定于当天凌晨进行的“月船2号”月球探测器发射计划已经取消。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他们在低温燃料装载过程中发现了技术故障,而准确评估故障需要首先清空火箭上的燃料,然后运回火箭进行进一步检查。这一过程将持续10日以上,新的发射时间还得另行决定。

然而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推迟“月船2”的发射时间了。“月船2”的登月车和运载飞行器于2010年便制造完毕,印度原定于2017年(最初计划是2011年,一拖再拖后距今已有8载)将其送上太空并在月球着陆,让印度成为继美俄中之后第4个成功将登月器送上太空的国家,以此彰显印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国地位”。

但自2017年至今,“月船2”的发射时间一推再推,每次的理由都是准备不足,需要更多的测试。直到这次的发现故障,距离发射56分钟突然叫停,再次延期,这已经是第7次延期了。看到这,不由得让人心生疑问:印度真的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登月计划吗?

印度的政府航天机构名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于1962年由尼赫鲁创立。作为印度的官方机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汇聚了印度航天界的精英,经费充足,在某些年份其获得的拨款甚至超越了俄罗斯在航天方向上的投入。

而拥有丰厚资源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也为印度的航天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1980年7月其自行研制的SLV-3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罗西尼”试验卫星送至400公里高的轨道,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而在2008年10月22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更是成功发射火星轨道器,并于2014年9月24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成为了世界第四个亚洲第一个成功将轨道器部署到火星轨道的空间机构。

而自2008年“月船1”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印度便开始计划将登月器送上月球,并于2010年就完成了登陆器的制造,但由于运载火箭和登月器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其发射时间一推再推。而到了2013年,中国成功将月兔号月球车送上了太空,这更是极大的刺激了印度,但在此之后,“月船2”一直未能确定发射时间。直到2017年,“月船2”才开始确定发射时间。但如今的发射时间一推再推,反映出了印度在航天领域的不足和缺陷。

印度虽然成功发射了许多卫星,积累了丰厚的航天经验,但很多时候,印度人好高骛远,爱出风头的习惯却使得航空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问题。印度的GSLV III火箭,起飞重量达到630吨,这个指标仅次于美国土星5号火箭、欧洲阿丽亚娜5型火箭和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位列世界第四。但其同步转移轨道运力只有4吨,而中国于1997年首次成功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重量只有GSLV III的一半,同步转移轨道运力却有5.5吨。

而当年开发的“月船2”估计和先后3次“下水”再继续建造的维克兰特“号航母一样,未经过完整而又严谨的开发制造和验证检验便公布的面子产品。

不喜欢脚踏实地,纠结于世界大国的印度人,想要在需要精益求精的航天领域跟上世界一流水平,谈何容易。与其不断地“放卫星”(指发布计划、期望),不如一步一个脚印,完善自己的航天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