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100%无法拦截!俄“末日武器”极具破坏力,该如何防御?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柔菡梅

熟悉军事的小伙伴对核鱼雷应该并不陌生,它是指装有核战斗部的鱼雷,主要用于攻击潜艇等水中目标。其中,俄罗斯的“波塞冬”鱼雷由于威力巨大而被世人熟知,甚至美国都对其忌惮三分,称其为“末日鱼雷”。近日,俄罗斯发生的核潜艇事故再次让“波塞冬”轰动一时。

在俄罗斯的官方宣传中,“波塞冬”是被称之为“无人潜航器”的,这是因为它的整体总长度多达20米,而且重量约在100吨左右,单从这个方面来看,称之为“无人潜艇”其实并不为过。然而,这却不能掩盖其“核鱼雷”的身份。早在几年前俄方公布的照片中就已经显示,该核鱼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核动力与核弹头双重配置的鱼雷,这一点就让许多国家望尘莫及。

据了解,该核鱼雷是在“状况-6”核鱼雷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它采用的是核动力来作为推进系统,因此可以到达极远的地方,俄方对此公布的距离是10000公里。换句话说,如果航行中没有意外发生,那么它可以去往任何一个地方。

然而,由于核动力的推进装置巨大,因此该核鱼雷的尺寸也不得不与其相适应,其尺寸远远超过普通鱼雷。根据数据显示,“波塞冬”的直径竟然达到了2000毫米,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雷发射口径才不过700毫米。尽管这种设计能够提高“波塞冬”的威力,但是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隐身性能下降。因为其自身吨位实在是太大,因此普通潜艇只能采取外部携带的方式携带该鱼雷,这样一来就加大了其被发现的可能性。而且由于它采用的是“超空泡”技术,因此航行时也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可即便被人发现,目前也没有能阻止其前进的实力。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俄方选择的是对现有潜艇进行改建,以便搭载“波塞冬”。目前,俄方已经改建了三艘潜艇,将其发射装置的口径扩大,改建后的潜艇吨位已经超过了2万吨,可即便如此,携带“波塞冬”的数量也不过是6枚而已。但这也足以给其它国家造成威胁了。

看着俄罗斯的“波塞冬”如此优异的性能,不少西方国家面露愁色,纷纷考虑该如何防御该核鱼雷的攻击。普通的防御措施比如说预警、侦测、拦截等都缺乏可靠性,他们绞尽脑汁也没有什么好的对策。这时,有专家提出了最简单的对付方法——不防御。尽管这方法看起来十分搞笑,但却不可否认其可行性。就如同面对核武器一样,最好的方法就是“不作为”,因为凭目前的实力根本就无法阻挡。

总之,“波塞冬”的出现可以说是开启了水下作战的新时代,“双核”配置(核动力和核弹头)、高速度(100节)、长航程(10000公里)、高威力(爆炸当量1500吨)等等,可以让沿海国家避无可避。设想一下,如果“波塞冬”在海底发生爆炸,那么其威力足够引发一场海啸,让周边城市遭难;此外,其爆炸后产生的核辐射也会给周边地区带来很大影响。

有人说,“波塞冬”的出现是出于对美国的防御,用来规避美国的反导系统。但事实究竟如何,除了俄罗斯自己无人知晓。不可否认的是,该核鱼雷的出现使得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至于其是否会将该核鱼雷用于实战,什么时候用于实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利刃/222号便利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