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自行榴弹炮那么强,为何还用车拉人拽的老炮?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撰文:利刃大驱


被称为“战争之神”的火炮自从被大规模应用之后,就一直在各种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发展也从一开始的固定式,变成了牵引式,再到如今十分流行的自行式。显然,这一发展之路的本质就是在提升火炮的机动性能,从而让其能打了就跑,避免遭到敌人的反制射击。尤其是在如今高科技侦察武器发达的时代里,通过弹道计算、无人机、卫星等手段可以迅速得知火炮的发射阵地,这对传统机动性较差的火炮来说威胁相当大。


众所周知,解放军进入新世纪后,各种技术装备更新相当快。在火炮领域,以PLZ-05、PLZ-07为代表的新型自行火炮正在逐渐替代原来老旧的83式自行火炮和89式自行火炮。但是,在自行火炮发展迅速的同时,解放军却仍然有不少部队还在使用老旧的66式152mm牵引火炮和59-1型130mm牵引火炮。要知道,这两型火炮的原型在前苏联都是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服役的,所以设计时间已经非常久远了,跟如今轻量化设计的各种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差距巨大。


以66式152mm牵引火炮为例,其一个炮班的人数大约在10人,而想要部署这门152mm火炮则需要整个炮班全部上场,才能把这门炮“服侍”到位。到位以后还不算完,在开火期间还要不停的人工装弹。如果按照理论射速来说,其一分钟最多可以射出8发炮弹,但显然人是会累的,所以实际射速可能要慢不少。相比之下,自行火炮的优点就十分明显,其不仅不需要部署时间,装弹还可以借助装弹机来完成,在人员少的基础上还具有更高效率。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解放军为什么不把老旧的牵引火炮全部淘汰掉呢?其实,并不是解放军不想啊,一则是钱的问题,二则是部署的问题。钱就不说了,虽然现在军费充裕了,但是毕竟还是优先海军,陆军就只能往后稍稍。重点看看这个部署问题,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下自行火炮的缺点,那就是重量大。PLZ-05的吨位已经超过30吨了,在平原上用用没问题,可要是在道路崎岖狭窄的山地使用,那可就不太方便了。所以,山地作战还得靠牵引火炮来,这也就是为啥咱们的邻居印度要从美国买那么多M777来用。


当然,中国也是有跟M777同级别的超轻型牵引火炮的,至于没有迅速大规模替换老旧牵引炮的原因,自然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点。不过,可以预见,在未来这些超轻型牵引火炮还是会逐步替换掉老旧的牵引火炮的。毕竟,山地作战的重要程度也不低,不能留有短版。


至于被淘汰下来的老炮,自然不可能就报废处理了,这可不符合解放军艰苦朴素的精神,肯定是要再利用一下的。而摆在这些老炮面前的路也非常明显,第一条送到其他需要的国家去,可以继续发挥发挥余热,比如,斯里兰卡就有一些中国造的牵引式火炮。这条路既让老炮们干回老本行,还能助人为乐。而第二条路则是对老炮们进行改装,让他们也能自行起来,这不就解决了原来部署麻烦的问题了,比如,在珠海航展上保利公司展出的自行化66式152mm火炮。所以,不用担心这些老炮们的未来,它们的余生还长着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