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比《窃听风云》神秘!“藤状兰花参”窃听持续10年之久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在全球著名的众多“窃听门”事件中,冷战期间美国对前苏联进行的海底电缆窃听事件——“藤状兰花参”行动无疑最具影响力。仅仅从军事角度来说,在长达10年的美苏对峙时期,美国借助“比目鱼”号核潜艇等潜艇与深海潜水员的完美配合,成功获取大量宝贵情报,甚至一度推动了美苏《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缔结。然而,时至今日,“藤状兰花参”行动依然还有众多关键细节没有公布,在保持神秘色彩的同时,美国在全球范围的海底窃听行动依然如幽灵般存在。


二战后,美苏所各自领导的北约、华约两大阵营剑拔弩张,在各个领域针锋相对。特别是在情报领域,美国与苏联以及后续的俄罗斯明争暗斗相持数十年,直至今日依然没有偃旗息鼓。在针对前苏联进行情报战的过程中,除了人员渗透之外,借助最先进的军事装备进行潜入和窃听,迅速成为美国情报部门的重头戏。特别是1966年,美国海军情报局水下作战部门迎来了新的负责投人詹姆斯·布莱德利上校,正是由他开启了神秘的“藤状兰花参”行动。


毕竟,和陆地人员渗透并开展间谍活动相比,从深海潜入更加隐蔽,而且安全性更好。特别是借助海底电缆进行情报窃听,在当时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因为早期的海底电缆普遍采用了铜缆、只要切开铜缆的表皮,就可以把窃听设备直接连接到通讯线路的铜芯上,不仅可以得到稳定清晰的通讯信号,而且完全不影响正常的通讯网络。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可以借助海底电缆,保证长久隐蔽的窃听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直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军用通信网才更换为了光缆。


“藤状兰花参”行动初露锋芒是在1968年,苏联潜艇“K-129”号在太平洋海域的沉没,对于美国方面特别是美国海军而言,无疑是近距离窃取众多核心技术的大好机会。在布莱德利的周密部署下,经过改装的美国海军 “比目鱼”号立刻潜入苏联潜艇的失事海域。据后来相关文件解密可以得知,当时“比目鱼”号核潜艇为了此次秘密行动,专门携带了一部当时最先进的水下照相机。这部由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相机重达两吨,单机造价达到500万美元。相机被安装在“比目鱼”号自身携带的一艘微型潜艇里,通过微型潜艇从海床上方滑过来进行拍摄。尽管美国情报部门计划十分缜密,但幽暗的深海让拍摄工作十分困难,此次海底窃听并不算十分成功。


当然,有了第一次的大胆尝试,后续美国情报部门进一步发现了窃听情报的最好来源,那就是海底电缆。众所周知,苏联在勘察加半岛拥有重要的海军基地,而这个基地同大陆之间的通讯工作就必须通过海底电缆来完成。并且,美国情报部门还推断出,这条海底电缆线路要跨越鄂霍次克海。经过多次勘察寻找,终于,美军如愿以偿地找到了这条海底军事通信电缆,并且欣喜地发现它并没有进行加密。找到了苏联的海底军事通信电缆,通过潜水员下潜并在电缆上安装了长达6米的窃听设备,所有的通信信号全部被美国情报部门所掌握。


此后,围绕这条海底通信电缆,由潜水员带回录满了所有通讯信息的录音带并更换新的录音带,成为美国情报部门的常态工作。由于苏联方面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内部通信电缆早已不安全,因此所有通信内容均没有加密,大量敏感机密信息被美国情报部门一一破解。直到1981年,“藤状兰花参”行动东窗事发,苏联方面才恍然大悟。然而,在长达十年期间,苏联众多军事机密毫不设防地被美国获悉,不得不说,“藤状兰花参”行动成为美国军事情报史上最成功的杰作之一。当然,直至今日,美国通过深海在全球范围内的情报窃听依然没有停止。早在2005年,专门针对海底窃听而改造的“吉米·卡特”号核动力潜艇正式加入美国海军现役,随着这个“深海幽灵”的加入,美国的海底情报战也正式进入了光缆窃听时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