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养不活军工业 被建议:别顾虑印度向巴售武赚钱要紧

军迷圈官微
文|鹰眼防务观察
印度一直是俄制武器的大客户,为了避免触怒印度方面,俄罗斯一直在对巴基斯坦售武方面表现出极度的谨慎,唯恐遭到印度的报复性反应,但现在,俄罗斯或许会改变以前的策略,为了获取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降低对巴基斯坦售武的门槛:不再仅限于米-17直升机和米-35武装直升机这类装备。

近日,俄罗斯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副主任康斯坦丁•马基延科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过去的10至15年的时间里,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印度精英愈发面向美国,越来越轻视俄罗斯。我们的目的是试着用俄罗斯自己的眼睛去看巴基斯坦,而不是透过印度的目光,从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而非印度国家利益。”

这名俄罗斯专家的主要观点,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印度既然可以在采购俄制武器的同时,逐步加大对西方武器的采购力度,为何俄罗斯不可以向巴基斯坦出售武器,并声称巴基斯坦对俄制武器的采购力度,相当于印度采购力度的约七成。
美国方面一直在加强对俄罗斯军工业的制裁,这不仅极大的限制了俄制高技术武器,诸如苏-35S战斗机和S-400防空系统的外销,还造成俄罗斯军工企业融资上的巨大困难:俄罗斯商业银行不敢向本国军工企业提供贷款,这会导致其在美国的业务被取消,更重要的是无法使用美元金融体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近年来,俄罗斯逐步降低售武门槛,极力开发潜在客户,不过,需要看到的是,在开发的相当一部分客户,大多为经济不甚乐观的发展中国家,付款能力不容乐观,其中有些还需要俄罗斯方面为其提供贷款,俄罗斯目前急需外汇,拒绝易货贸易等付款形式。在俄军军费不断削减的前提下,俄罗斯军工企业现在必须依靠海外市场活命:以T-90坦克为例,俄军在2019年仅订购了10辆,军费不足,使得俄军被迫升级老式的T-72担当主力,而且根据对比看,升级后的T-72B3性价比远比不上乌克兰同类产品,这种情况下,对外出口成为俄罗斯军工业活下去的唯一渠道,不是所有的俄罗斯军工企业都能获得政府财政拨款支持,俄罗斯政府财政本就捉襟见肘。

巴基斯坦的确对某些俄制武器很感兴趣,诸如苏-35S战斗机、S-300防空系统和反坦克导弹等武器,但需要看到的是,巴基斯坦目前经济十分困难,能用于对外采购武器的额度很小,即便沙特等国提供援助,也要面临印度的干涉:印度同时购买阿拉伯国家和伊朗的原油,形势十分微妙。所谓的巴基斯坦采购潜力相当于印度7成,完全是理论上的,巴基斯坦的经济实力和市场,完全跟印度不是一个数量级。印度目前正逐步加大西方武器的采购力度,俄罗斯向巴基斯坦售武,很可能仅为了获得有限的经济利益,而遭到印度方面更大规模的报复:近年来,印度已经在多个重大军购项目中选择了西方产品,俄制武器对印度来说,并非绝对不可替代,印度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左右逢源,广受欢迎,而不像某些国家除了俄罗斯,并无更好的高技术武器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