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射可毁灭98个足球场!俄火箭弹火力强 它优势更明显

军迷圈官微
文|观察眼
龙卷风多管火箭炮堪称喀秋莎的最终继承人,北约称其为M1983型,1987年服役,由俄罗斯图拉市合金精密仪表设计局研制,装备于苏联远程火箭炮兵旅。

一开始龙卷风火箭炮有14个发射管,三年后在吉隆坡亚洲防务展览会上展出时变成了12个。每个发射管口径都是300毫米,火箭的那长7.8米、重800千克,射程在20到70千米之间,每次齐射12枚火箭弹需要38秒,从行进状态进入战斗准备只需要3分钟。

与当年的喀秋莎不同,龙卷风火箭弹借助新技术具备了难以置信的打击能力,它甚至可以用于反装甲作战。专用的反装甲火箭弹在发射之后会释放降落伞,降低下落速度。炮弹内置五条传感天线,能够探测出一公里之内的装甲目标,然后在导引头指引下对敌方装甲的薄弱部位发动攻击,一般都是坦克装甲车辆的顶部装甲。炮弹会在目标的一百三十米高处爆炸产生金属射流,以两千米每秒的速度击中目标,可以击穿70毫米的钢板。
在指挥系统方面,合金精密仪表设计局为龙卷风火箭炮配备了,康土尔生产联合企业研发的饲养笼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该系统能够搜集并且分析目标的信息参数,然后集中规划全旅火力,还可以和各类情报来源进行情报交互,协同作战能力强到令人咋舌。

在射击精准度方面,龙卷风系统采用的是多种无控和末制导火箭弹。使用初始段简易惯性制导,还使用了姿态控制、单体旋转稳定以及自动修正技术和火箭弹散步精度技术,火箭弹发射后尾端会自动张开弹翼,控制飞弹绕着纵轴自转,可以有效减小风力对弹道的影响。飞行中还可以使用高压气瓶推动液压动作筒控制火箭弹,依据火箭弹上的传感器来判断姿态是否正确,然后自行修正弹道。自动修正系统和陀螺定向仪以及燃气控制系统共同作用,有效提高了火箭炮的精准度,误差在0.21%之内,这个命中精度意味着发现即摧毁。

除此之外,龙卷风火箭炮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机动性超强。虽然龙卷风系统的重量高达44吨,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行动能力: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拥有525马力,越野能力一流,最快行驶速度可达到60千米每小时,最大行程能达到850千米,攻击后能够迅速转移,战斗班撤离发射阵地只需要一分钟,生存能力非常强。
这些并不是龙卷风的极限战斗力,俄罗斯对龙卷风火箭炮进行了升级和改进。
改进后的龙卷风-S使用MZKT-79306轮式运载底盘替换了原来的MAZ-543M,配备Duutz BF8M柴油机拥有544马力,发动机与埃里森自动变速器配套,配备白俄罗斯六速自动变速器。最大行驶速度为70公里每小时,在野战道路和越野道路上速度为40公里每小时。

龙卷风-S将原来的12联装定向管发射器改为两个六联装模块化储存发射箱,所以龙卷风-S实现了弹药模块化,可以兼容BM-30火箭弹和BM27飓风122火箭弹。射程提升到接近两百公里,不仅如此,它的射击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升级后命中精度可以控制在三百米范围以内;比起之前的齐发38秒,龙卷风-S的射速也进行了升级,现在齐射12枚火箭弹只需要20秒,模块化装弹仅仅需要8分钟。杀伤范围也得到了恐怖的提升,可以覆盖六七十万平方米,相当于98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龙卷风-S系统将会替换掉原有的BM-30型龙卷风火箭炮,今年俄罗斯已经有一个旅列装龙卷风-S,未来龙卷风-S系统也许会是俄罗斯军队的一大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