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战场形势危急 法国担心印度砸了自己招牌 引进也没用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张殿成军情观察

日前,印巴两国空军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激烈空战。巴方声称击落了印度两架战机,而印度则声称米格-21击落了巴军一架F-16战机。尽管印巴双方对战果各执一词,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巴方的确是击落了印度空军的米格-21战机,并生擒了印军飞行员。战场形势危急,印度总理莫迪表态称“如果我们拥有阵风战斗机,那么空战的结果会有所不同”。莫迪的表态表明印度会将进一步加快引进“阵风”战机步伐。那么,印度采购阵风战机就能改变当前的局面吗?

当前,印度空军装备了大约240架左右的米格-21战机,64架米格-29、46架幻影-2000、242架苏-30战机、148架“美洲虎”等战机共1700多架各类飞机。在所有战机中,米格-29、苏-30、幻影-2000就有342架主力机型。而巴基斯坦空军主力机型为100架的“枭龙”战机和48架左右的F-16战机。如果不算米格-21等老旧战机,印度空军和巴基斯坦空军战机的数量之比为342:148,即2.3:1。可见,印度空军在战机数量对巴基斯坦占有绝对优势。即便是在战机性能上,国际社会也普遍认为苏-30战机可能还要强于“枭龙”战机。不过,“枭龙”战机性能显然强于印度米格-21战机。

早在2004年,巴基斯坦政府签订“枭龙”战机在巴合作生产合同后,印度官员就公开宣称,为取代老化的米格-21战斗机,计划采购126架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并发出合同总金额90亿美元的招标书。经过八年之久的激烈谈判和角逐,2012年法国达索公司“阵风”战机击败了竞争对手俄罗斯米格-35、欧洲“台风”和美国F-16IN“超级毒蛇”,赢得了这笔订单。此后两年,由于印度与法国在技术转让和补偿贸易相互扯皮,“阵风”战机采购计划也陷入停滞。2015年,莫迪总统与法国总统奥朗德正式签署了引进“阵风”战机合同,但数量却从原来126架缩水至36架,合同金额约为46.8亿美元。

由于印度引进“阵风”的目的是替换老旧的米格-21,因此这36架“阵风”战机并不足以弥补急剧下降的米格-21数量缺口。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印度就开始采购米格-21,随后引进生产线,至今共购买874架,但在各类事故中共损失了476架,加上早期停用米格-21战机。截至目前,印度空军仍有240架的米格-21战机现役。由于米格-21生产线早在1985年就已经关闭,目前这些战机中最年轻的也有30岁高龄。当然,印度削减采购“阵风”战机数量也有自己盘算,那就是加快列装本国生产的“光辉”战机。不过,国产战机存在严重超重等问题,只能勉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空战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无力单独填补米格-21更必要替换米格-29、幻影-200等战机了。因此,印度空军只能通过不断延长老旧战机的服役时间,并引进少量阵风战机,以保持其机群总数和战力不要下降太多。

其实,在印度和法国阵风交易合同还有一个细节,就法国要求负责该型战机长期维护,并对印空军飞行进行技术培训。这一细节并不是法国人矫情,而是太担心印度砸了自己的招牌。此前,在印度空军调查过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其对超过1000次战机坠毁事故的主要原因中,技术故障占39.5%,飞行员操作失误占39%,飞鸟撞击占9%、地面人员失误占1.5%,生产工艺缺陷占0.6%。对于印度急于引进阵风战机,俄罗斯专家表示,引入‘阵风’战斗机虽然会增强印度的空中力量,但较少的订购数量使其无法转变当前局面。换言之,即便印度引进阵风战机,对当面的战场形势也是盲人点灯——白费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