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不可思议!泰国能拥有航母 竟然纯粹只是个意外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机图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曾有过一段短暂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泰国军队曾在这一时期购买了大批在当时技术领先、目前仍然是泰军主力装备的先进武器,如F-16战斗机、“魟”式轻型坦克、“纳来颂恩”级导弹护卫舰等等,而“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母也是在这一时期购入的。

同一时期,受英国成功研制“无敌”级轻型航母、美国对外兜售“制海舰”概念的影响,世界范围内曾掀起一股研发和装备轻型航母的热潮,在此情况下已经成功为西班牙海军建造了“阿斯图里亚亲王”号轻型航母的西班牙巴赞造船厂决定向其他国家兜售轻型航母,而其在“阿斯图里亚亲王”号设计基础上略作改动的轻型航母方案受到了泰国海军的青睐。

在“不差钱”、“赶时髦”和“有现货”的三重因素决定之下,泰国最终选择了巴赞造船厂的设计方案,并于1992年3月与巴赞造船厂签订了购买轻型航母的合同。应该说,泰国对于轻型航母确实是有一定需求的。在中南半岛局势走向稳定、马六甲海峡海域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强的情况下,泰国的安全重点从陆地转移到海上,一艘轻型航母的服役能显著提升泰国的海上安全能力。

而1989年11月的特大台风灾害,则暴露了泰国海军救援能力低下、特别是运用直升机救援能力不足的问题,航母作为大型海上平台的作用也得到了凸显。1996年10月,完成建造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正式交付泰国海军,1998年正式服役。然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财政紧张的泰国根本无力继续支撑航空母舰的正常运作,因此“差克里·纳吕贝特”号事实上服役后根本没有正式形成过战斗力,其配套的AV-8S“鹞”式战机也因过于老旧(西班牙海军的二手货)、且超出泰国的技术保障能力范围而长期“趴窝”,因此这艘航母实际上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泰国购买航母后却成为“海军吉祥物”的例子再次证明,航母作为一种特殊的海上装备,绝不仅仅是“烧钱”那么简单。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装备航母,最终只能成为“鸡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