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自然的问候!二战日军最惨经历 一个师团下海喂鲨鱼

军迷圈官微
文|四代重歼
原标题:来自大自然的问候!二战日军最惨经历,一个师团下海喂鲨鱼

据资料显示,在1944年的8月,太平洋战争已经打了足足两年半之久,面对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美国,日本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更令日本为之焦虑不安的是,日军在菲律宾等西南太平洋地区的防御力量明显不足,但这些地区正是石油,橡胶等多种物资的产地,同时这些都是日本维持战争所急需的资源。可想而知,该地区对于日本都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当日军情报部门获知美军南下太平洋的失手,就立即展开了应急措施。很快,日军开始抽调驻扎在中国大陆的军队,甚至是日本的本土的精锐部队也都动用了。随后,在1944年的8月10号,由日军的ヒ71号船团所拥有的20多艘各型船舶负责运输第26师团与混成第68旅团去菲律宾和西南太平洋岛屿与美军作战的任务。
当天凌晨时,ヒ71号船团驶离了港口,除了船团中的“吉备津丸”号因为轮机机械故障,不得不返回长崎港修理,并没有出现什么异样的情况。ヒ71号船团的运输船都按照15节的航速和四列纵队的模式航行,在经过舟山群岛后顺着中国的海岸线一直向南开去。之后虽然遭遇了暴风雨,但是也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ヒ71号船团及时到达了马公港并在此地躲避暴风雨。不过,当ヒ71号船团到达吕宋海峡时,与正在此地游猎的美军潜艇狭路相逢!
因为长达的数日的狂风暴雨也影响到了吕宋海峡,部署于此地的美军潜艇只能通过潜航来躲避,在风暴平息后,美军的潜艇都开始上浮航行。恰巧这个时候,一艘浮在海面上的美军潜艇发现了多艘运输船,而且这艘潜艇的艇长很快就判断出来这是日军的运输兵力的船团,于是这艘潜艇一方面悄悄地跟随在船团的后面;一方面向上级通报并召唤其他的美军潜艇。没过多久,战斗就正式打响了,美军潜艇依靠有利位置率先向日军运输船发动了攻击,日军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并组织了反击,但是这都无济于事,随着更多的美军潜艇赶来,对ヒ71号船团形成了左右夹击之势。就连担任护航任务的“大鹰”号航空母舰也被鱼雷击中并最终沉没。

而在这期间,不光是日军的护航舰艇遭遇了致命打击,更为惨重的是运输船的陆军们。据战后统计,在ヒ71号船团抵达目的地时,总共被击沉了8艘,共造成了8000多名日本陆军的死亡。第26师团与混成第 68旅团最后加在一块的人数不过才30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ヒ71号船团中一艘名为“玉津丸”的运输船死亡率高达98.6%。据悉,出发时“玉津丸”运输船携载了4000多名日本陆军,但该船是在夜间并且还是狂风暴雨时遭到了鱼雷的攻击,不管是进行救援还是自己求生的难度都是非常高的,所以最后“玉津丸”运输船也就只有60多人活了下来。这也是被誉日本在二战期间最惨痛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