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20年了,这个美国人一直在摧残中华民族的根基,令人心惊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大国博弈

1995年,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撒切尔夫人、比尔·盖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

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100年前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

日微系统的老板格基(John Gage)表示,届时将是一个“要么吃人、要么被吃”的世界(to lunch or be lunch)。

布热津斯基及时献计献策,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二八现象”,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

意思就是要使彼80%的人口安分守己,此20%高枕无忧,就得采取温情(色。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卸除“边缘化”人口的不满。

“奶嘴”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开放色情行业、鼓励暴力网络游戏、鼓动口水战;

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拍摄大量的肥皂剧和偶像剧,大量报道明星丑闻,播放很多真人秀等大众娱乐节目。

这样一来,通过把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及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产品堆满人们的生活,最终达到目的:占用人们大量时间,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

此时,那些被边缘化的人只需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工作,便会沉浸在“快乐”中无心挑战现有的统治阶级,这就是所谓的“tittytainment”——“奶头乐”战略。

换成咱们通俗的话语就是:想要让那群穷鬼安分守己,心甘情愿的认命,就一定要像安抚婴儿一般,扔给他一个“奶头”。这样的话,作为社会上层的少数精英们,才能高枕无忧的继续剥削他们,享受生活。。。。。

图为美国著名战略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奶头战略”提出者。

一、国人着了他的道了!已经20年了!

布热津斯基提出“奶头战略”的那一年之后的199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了第一个以演员身份登上封面的中国人——巩俐。

也是这一年开始,中国正式步入了“流行偶像时代”。

在此之前,中国人崇拜的偶像通常是毛主席、周总理、雷锋等。

自此之后,在若有若无的推手影响下,中国大多数人的偶像和“人生导师”,悄然的换做了天王、影后、小鲜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明星开始登上美国的时代周刊,王菲、章子怡、李宇春……

不仅仅如此,在步入21世纪之后,随着韩流、日漫的强势侵袭下,中国爆发了一场胜过一场的追星狂热,在资本的“趋利引导”下,这个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到了今天,俨然已经演变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韩流侵袭

不仅仅是娱乐新闻、明星杂记,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众多手机APP的推动下,“奶头”恍然间已经向着自动化迈进!

曾经可望不可即的“明星梦”,随着科技的进步,成为了每一个人都触手可及的梦想!

网红、直播、小视频……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是那完全失去理智的狂热,我们真的感觉不到吗?

或许对于个人来说,有那么几个人“成功”了,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这算什么?

人心涣散、耽于美色、醉生梦死、不务正业。。。。。。

武器摧残的不过是肉体,但是“奶头”摧残的却是我们民族的根基!

或许直到此刻,还有着无数的国人沉迷其中无可自拔,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地消耗着自己,消耗着先辈们亲手打造的江山!

确有私心,他人的停滞甚至倒退,客观上确实有利于自己的前进发展,但是当你看到周边的亲朋统统沉迷其中的时候,内心却免不了的惊惧后怕!

二、我们只是“边缘化”、“奶头乐”的对象

布热津斯基,堪称冷战期间的风云人物,身上标签无数,如“卡特总统的智囊”、“地缘政治专家”等。

布热津斯基这些美国当代的地缘战略大师,早就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手段来对付那些想保持独立自主的强硬反美国家。

这里简述六个手段:

第一、是用金钱、经济利益收买各个国家的精英阶层。

第二、是用美国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给各国政要及知识分子、群众洗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第三、如果他国政要内部无法渗透,那么就扶植反对派及民间力量,通过选举或者颜。色。革。命的方式更换反美政权。

第四、扶植敌人的敌人,挑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与战争。

第五、收买该国军队里的力量,当该国军队内亲美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以军事政变的方式实现政权更替。

第六、出动军队,以武力威慑或者直接消灭某个强硬政权,然后组织傀儡政权。

事实上,早在1986年,布热津斯基就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瓦解苏联和我国的一整套战略构想,在英国《金融时报》笔下,这位美国前国务卿俨然成为了苏联解体的幕后推手之一。

“奶头乐”在中国的最终目的,套用咱们传统的一句话,就是为了达到:无“君臣父子,家国天下”!

民众只关注娱乐版块了,至于科学、教育、民生,谁还会去关注!

当青年最后一丝锐意进取的勃发姿态,被充满奶油、虚无、颓废、庸懦的娱乐八卦消磨殆尽的时刻,中国还有希望吗?

三、这不就是“慢性精神毒品”吗?

每当有明星的新闻爆出之后,似乎一切正常的社会新闻都将被无情碾压!

难道真的如同无数的文章批判的那样,这是堕落?浮躁?还是我们身处的本就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我深深怀疑,这背后一定是有推手,假借人性、自由、个性、解放的名义,释放这一切给我们,并且大力推波助澜,如果我们了解了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战略,恐怕会恍然大悟吧。

当然,仅仅是“安抚”而已,于是,“廉价”、“温情”、“半满足”,就成为了这个“奶头”的基本标准之一。

纵观人类社会,能够满足这几样条件的,除了游戏、毒品、色情这些之外,还有什么能有一则“娱乐新闻”更加合适呢?这不就是“慢性精神毒品”吗?

不需要任何的“动脑”,只要能够让底层的民众宣泄情绪,迷醉心灵,不就达成了之前的既定目标了吗?

在排空心情之后,他们又将安分守己的工作、社会将持续繁荣,稳固。

在各种刺激和诱惑下,民众渐渐的适应了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状态,工作闲暇被娱乐充斥,“胡思乱想”的思考,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奢侈,甚至到最后,连自己都鄙视自己那“土到掉渣”的想法!

毕竟,明星们营造出来的梦幻是那样的高大壮丽!

毫不夸张的说,“奶头乐”的威力,丝毫不逊于人类闻之色变的“核武”!

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对咱们投放“奶头乐”的国家们,必然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咱们自己腐化变质,一些必要的外在打击,一定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到了如今,任何指责已经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是将真相散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在布热津斯基递上来的“奶头”面前,闭上自己的嘴巴!

让我们曾经被娱乐八卦等废品垃圾塞满了的脑袋清醒起来!

须知,帝国主义亡我中华之心,从未断绝!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