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做出该动作后俄苏57坐不住了 揭穿不开弹舱真相

军迷圈官微
文|烽火军事
2018珠海航展已经结束,在公众日最后一天恰逢中国空军建军69周年,歼-20第一次以四机编队亮相,并且首次在公开场合打开主弹舱和侧弹舱。这一精彩展示不仅让全国观众激动不已,也让很多国外媒体朋友瞩目。

巧合的是,就在最近,俄罗斯方面公布了一则苏-57的宣传视频,视频画面中俄罗斯最先进的苏-57战斗机也第一次以四机编队亮相,组成了菱形队形。

早在五六年前,歼-20在原型机阶段就曾被网友拍摄到打开腹部主弹舱进行飞行试验,独创设计的侧弹舱也很快揭开了神秘面纱。对比之下,歼-20、FC-31、F-22、F-35这四种现有第五代战斗机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开式腹部主弹舱的结构设计,只是在细节方面各有不同。

歼-20原型机(左)FC-31(右)都拥有平坦的机腹和大型对开主弹舱设计
然而,就跟毫不讲究、十分粗犷的隐身设计一样,苏-57的弹舱设计也和其他几种五代机全然不同,完全一副特立独行的模样。毋庸置疑,苏-57是拥有内部弹舱的;但是自从2010年问世以来,T-50(苏-57的原型机编号)的弹舱设计究竟是什么样子,就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这一谜团一直到现在,都从没有正式解开。

T-50/苏-57经常公开飞行表演,但是机腹的弹舱从未打开过
苏-57问世这么多年,参加过很多场公开的飞行表演,但是就是一直没有公开展示打开弹舱,以至于让很多人认为其弹舱设计存在问题,缺乏实用价值;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弹舱。

这种广为流传的视频截图,其实是后期合成的特效,是假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张从视频中截取的T-50/苏-57发射R-77空空导弹的图片,都被认为是苏-57拥有腹部弹舱设计的明证。虽然笔者并不怀疑苏-57有腹部弹舱,但仍然必须指出,这段流传甚广的视频,其实是后期合成的CG效果,并不是真的。

这张才是真的
直到今年5月公开的上面这段视频中,苏-57才第一次真正展示腹部弹舱的存在。画面中,苏-57在平飞姿态下,从腹部投掷发射了一枚红色涂装的弹药;这枚弹药采用红色的测试涂装,体型比较大,并不是一般的中距空空导弹,而很可能是空射战术巡航导弹。
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苏-57这段发射战术空面导弹的视频出现后,无疑是在宣布苏-57不仅拥有实用的弹舱,而且内部空间比F-22还大,甚至能容纳较大的空对面导弹。这段视频很快引起轩然大波,但或许是因为质疑了太久,或许是因为苏-57本身过于粗犷的总体设计,总之外界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对苏-57弹舱设计的质疑。

“拍扁了的苏-27”
其实这些质疑不是没有原因的。苏-57机体设计沿袭自苏-27的中央升力体结构,机腹两侧发动机舱非常凸出,在机腹中间形成了空腔结构。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可以分析出,机腹的空腔位于所谓“低压区”,有利于外挂武器减小阻力。著名的F-14战斗机就曾利用这个空间,挂载4枚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以便超音速冲刺拦截苏联轰炸机。

这种“照片”,也是用电脑合成的,假的
但是如果要在这个空间设计可开闭的舱门,则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气动耦合与结构弹性方面。像B-1B、图-160这类较大的飞机,腹部发动机舱之间设置舱门没有问题,投掷弹药时也是四平八稳,气流相对可控。但是对战斗机来说,必须要进行高机动飞行,情况就不一样了。

低空飞行的苏-57编队,其机体制造工艺也比较粗放
对F-22或歼-20这种机腹平坦的战机来说,面对的情况要简单很多,但苏-57则全然不同。在机动飞行时,苏-57机腹凹槽内气流变化极大,舱门结构可能因气动弹性原因产生不可预料的耦合破坏,甚至可以损害弹舱内的机体结构,危害飞行安全。换句话说,如果苏-57设计上解决不好舱门气动和结构耦合破坏的问题,就算能内置尺寸较大的战术导弹,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其无法在做机动时打开弹舱、发射中距空空弹,这显然是捡芝麻丢西瓜。你总不能要求敌机四平八稳当靶子,方便你保持在平飞的稳定姿态下发射中距弹吧。

歼-20双机大坡度盘旋机动飞行,同时打开弹舱
有人会说,就小编你厉害胡说八道,难度人家俄罗斯航空专家不懂这些?事实上,气动和结构弹性力学的融合设计,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兴交叉性学科,尤其是在高机动隐身战机设计方面非常重要。尽管俄罗斯气动技术底蕴浓厚,但是架不住经费短缺,导致在新兴学科的基础研究方面无法面面俱到,只能挑重点去突破攻关,希望晚一点被中国追上、被美国彻底甩开。你看最近这么多年俄罗斯展出的新武器型号确实很多,但是要说完全创新出来的,其实非常少。从这个角度讲,如果苏-57弹舱设计真的存在一些技术缺陷,也是不奇怪的。

歼-20像F-22一样,在各种剧烈动作中都能开弹舱,这点比单纯的打开弹舱更有实战价值。
再退一万步讲,歼-20打开弹舱这样一个小小动作,就能让国人振奋,取得非常好的国防成就宣传展示效果;那么在宣传推销方面一直不遗余力的俄罗斯人,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要是能在机动飞行表演时打开弹舱,恐怕苏-57早就打开了。真相只能有一个,不是不开,实在是做不到啊。

苏-57在苏-27的基础上,创新还是不太够,有技术原因,更多地是国力原因。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不错了。[文/妹子杨]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