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常任理事国卷入叙最后战争,谁将主事中东?

军迷圈官微
文|战略前锋
没有俄罗斯出兵干预,阿萨德的政府军就无法收复领土,转败为胜。
没有美国策动“阿拉伯之春”,叙利亚也不会上演长达七年的人间悲剧。

✦对俄罗斯来说:叙利亚是它在中东仅有的战略支撑点,塔图尔斯是俄在地中海唯一的海军基地,俄罗斯承受不起失去叙利亚的后果。
✦对美国来说:推翻阿萨德,拿下叙利亚,稍作休整,再直捣伊朗,完成全面控制中东产油区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满足了以色列的野心。

七年多的战事下来,伊德利卜省成了各路叛军最后聚集地,叙利亚政府发誓要收复此地,彻底消除叛军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希望能保住伊德利卜省,一边试图与阿萨德达成妥协,一边用军事力量来威慑俄军不要轻举妄动。
伊德利卜省作为摊牌之地,美俄一旦直接冲突,整个中东地区将走向无法预测的深渊。

9月4日早上,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不应鲁莽地攻击伊德利卜省,俄罗斯人和伊朗人会因参与这一潜在的人类悲剧而犯下严重的人道主义错误,可能会有数万人丧生。不要让此发生!”

然而,面对特朗普的警告,普京还是下令发起进攻。
✦9月4日,俄空天军四架战机从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起飞,对伊德利卜省设施实施了高精度导弹打击。
✦5日,法军总参谋长勒古安特尔称,如果有使用化学武器的情况,法军将再次对叙实施打击。
法国看似强硬,其实留有退路,它将军事打击的前提设定在“化学武器攻击”上,至于是否存在化武攻击?取决于法国对“白头盔”提供的“证据”态度,信则有,不信则无。

关于叙利亚战事,许多网友都有一团混战的印象,那就帮大家捋一捋基本格局。
主要角色
这出大戏有三位主角,或说三支主要力量。
一、俄罗斯--叙利亚--伊朗--黎巴嫩真主党。
阿萨德政权是合法政权,大马士革邀请俄军是合法行为,而美军必须寻找各种理由才能存在。从2011年到2015年9月,是伊朗出钱出装备,嫩巴嫩真主党出人,才苦苦撑住了阿萨德政权。在最危急时刻,连叙利亚总理都叛变出逃,那时,奥巴马只要有决心出手,阿萨德很可能垮台,俄罗斯回天无力。
奥巴马和卡梅伦错失战机,没有复制伊拉克模式,高估了叛军的力量,普京则抓住翻盘机会。

✦2015年9月30日上午10点20分,普京向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申请境外动武权限,11点整,上院一致批准普京动武请求。下午4点,俄国防部宣布对叙境内叛军第一轮突袭已经开始。效率之高,世所罕见,媒体很少提到这件事。
俄军由暗处走到明处,不但保住了叙利亚什叶派阿拉维派的大本营--拉塔基亚省,而且将各方叛军打得节节败退。

✦2016年12月,俄叙联军收复阿勒颇,赢得最辉煌的战绩,也是全国战局的转折点,白宫除了发表一番老生常谈,眼睁睁看着战局被逆转。
✦2017年,曾经不可一世的ISIS溃不成军,丢掉了绝大多数地盘。
实际上,俄罗斯已经完成了战略目标,西方也放弃了坚决要求阿萨德下台的主张。

二、美国--民主军--库尔德武装
这一派占有四分之一国土,控制着叙东北部产油区和幼发拉底河河谷良田。库尔德人武装面目比较清晰,诉求明确,他们想借助美国之力,在乱局之中得到独立机会。
而民主军极其复杂,说白了这些人明处是民主斗士,暗处就是ISIS,发展速度极其恐怖,盘踞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领土上。

美国对库尔德武装支持是公开的,与“民主军”合作则相当诡异,支持“民主军”和打击ISIS都是美国的主张,但问题这是同一伙人,两块牌子。
ISIS被打散后,民主军也不折腾了,地盘从占全国的60%之“盛况”大幅缩小。于是,以库尔德人为主的阿夫林地区变成了新战场。库尔德人民保卫军(YPG)变成了“边境安全部队”,这三万人由美国给钱给装备。此事造成了美国与土耳其无法弥补的裂痕,土耳其决不允许阿夫林地区出现一个库尔德斯坦。
土军出兵阿夫林时,俄军没有迎战,土叙俄三方默契是:土军打垮库尔德武装,然后撤军,将领土还给叙利亚政府,皆大欢喜。特朗普对土耳其的行为是愤怒的,但无法直接派兵助战库尔德人,于是,这一支力量也走向衰落。

三、土耳其--自由军
这支力量并不显山露水,它是由土方军事顾问和大批逊尼派武装组成,而逊尼派武装,另一外名字是“基地组织”。以“圣战”口号组成松散联盟,沙特,卡塔尔也是其背后金主。
土耳其、沙特都想利用这支力量,扩大逊尼派地盘,当沙特和卡塔尔掐起来的时候,就不管自由军了,只能由土耳其扶持。叙利亚局势被逆转后,土耳其的计划便从趁乱扩大地盘,推翻阿萨德,变成了守住边境,不让库尔德人连成一片。
现在这里成了最后的决战之地,因为他们据点就在伊德利卜省。

以上三方,随着战局变化,矛盾程度也不断转化。
2017年开始,二和三变成了主要矛盾方,根本原因是美国在中东的库尔德政策侵犯了土耳其利益。自由军充当了打击库尔德人的工具,这样,尽管美土两国在推翻阿萨德的方向上一致,力量却相互抵消,最终双方都处于劣势。
普京出手的背景
伊德利卜省,是土耳其和逊尼派武装的地盘,由于相对稳定,当各路叛军被击溃后,全部向这里汇集,为了共同利益,他们不得不先放下矛盾,抱团取暖。
普京一直不动伊德利卜省,留在最后解决,想充分利用无法调和的库尔德人问题,分化美土盟友关系。

“努斯拉阵线”也好,“奥马里旅”也罢,加上自由军困守伊德利卜省时,2017年12月11日上午,普京乘专机突然抵达驻叙俄军赫麦米姆空军基地,与阿萨德会面,并宣布将撤出俄军。
土耳其感到宽心,普京那时的确没有攻打伊德利卜省的决心,主要因素有:
一、为了挽救阿萨德政权,俄罗斯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每天有大量金钱投入这个无底洞,战略目标达到后,止损,是俄罗斯必然选择。
二、取得道义上优势,合法地来,合法地走,把非法入侵的美国架在叙利亚烤一烤。
三、总统大选和世界杯将要举行,俄罗斯如果强攻伊德利卜省,将引发国内反对派的反对声浪,并激化与欧洲的矛盾。

“
那为什么普京现在要冒险?
一、总统大选结束,政治风险可以排除。
二、世界杯完美收官,不要担心国际上处于尴尬地位。
三、伊德利卜省不收复,隐患无法排除。
四、最主要是普京面临着国内政治压力(养老金等),也可以说转移目标。
五、乌克兰东部在顿涅茨克领导人被暗杀后,有可能爆发战争。
趁着叙利亚叛军欠缺战意的时候,一举将其打死,彻底稳定局面,形成一个极其坚固的什叶派之弧,再转过头来处理乌克兰危机,这是普京的最大动机。拖下去,俄罗斯很可能会多面受敌,几年之内便会陷入窘境。

“普京先出牌,赌了一把大的,就看特朗普如何接招了?
美军不是没有本钱反击,它的第六舰队的一个双航母战斗群,共20艘战舰云集叙利亚沿海,对手是俄海军的12艘战舰,加上哼哈二将--英法助阵,美国力量占优。

✦普京此举不惜将土耳其赶回美国怀抱,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已应邀与美国国务卿通电话, 表示无法接受俄罗斯的动作,并讨论了释放美国牧师的问题。
✦埃尔多安总统则表示希望与俄罗斯合作,政治解决伊德利卜省问题。

9月7日,在德黑兰举行的俄土分三方会谈,将是伊德利卜省未来走向的关键。
美国最大问题是奥巴马一个剧本,特朗普一个剧本,缺乏一个全面综合,连贯有效的叙利亚政策。特朗普忙着表现“独立和果敢”,以显示奥巴马无能。然而,同为大国政治领袖,普京看穿了特朗普的手脚。

赫尔辛基峰会,外界都认为美俄至少在叙利亚上达成某种妥协。现在看来,普京没打算给特朗普面子,简直就是赤裸裸地打脸。
如果伊德利卜省被一举收复,而西方军队无所作为的话,对中东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来说,中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能爆发的大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考验着中国的定力。
“送给普京一句名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要玩就跟特朗普玩大的,第六舰队不够,让他把第七舰队也调过去,唐尼千万不要认怂。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