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这一技术被日本长期封锁 近日中国再传捷报终于扬眉吐气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强国军事

过去由于很多技术给其他国家封锁,中国的制造业不仅起步晚而且发展缓慢。不仅如此,以往很多技术还需依赖进口,一些国家时不时地就限制我国进口,例如:日本。早前,有一个技术领域我国长期被外国封锁、垄断,而日本恰恰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纤维材料,凭借高轻度、高模量的特点,是发展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

碳纤维

早在1959年的时候,日本就研发了制造碳纤维的方法,西方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开始将碳纤维商业化。随后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开始逐渐用于民用航空及军事领域。

过去,在碳纤维技术方面,我国一直处于长期被国外封锁、垄断的局面。最初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试图研发这项技术,但由于国际环境恶劣、技术封锁、资源紧张,碳纤维的技术研究进展非常缓慢。

在之后的时间里,我国科研人员一直致力研发碳纤维技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16年成功突破日本的管制、封锁,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碳纤维,在2018年2月第一条自主研发的碳纤维生产线实现投产。

中国碳纤维

近日,在碳纤维技术领域,我国再次传出捷报,取得重大突破。据中国石化官方微信称,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48K大丝束碳纤维的聚合、纺丝、氧化碳化成套工艺技术。

中国石化工程师介绍称,每束碳纤维根数小于24K(24000根)的称为小丝束,大于48K(48000根)的称为大丝束。过去,我国大丝束碳纤维每年需求数千吨全部依赖进口。如今,中国石化官方特别强调称,中国在该领域寄人篱下的历史宣告结束。

碳纤维为何如此重要呢?据了解,在研制火箭、卫星、战机、舰船等尖端装备的时候,碳纤维就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战略基础材料。

美国在80年代研制的洲际导弹三级壳体全部采用的有碳纤维,美国F-22战机也采用了约24%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潜艇的研制上,碳纤维也可减轻其结构重量,增加有效载荷,关键碳纤维还不存在腐蚀生锈的问题。

中国碳纤维生产线

此次我国研制的48K大丝束碳纤维还有一个极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提高产能和性能,并实现生产彻底“白菜价”。

与我国目前一片大好的情况不同的是,日本制造似乎已经走下神坛,包括在碳纤维的制造领域。去年,日本企业造假行为闹得沸沸扬扬,继神户、三菱这些名企之后,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商日本东丽株式会也承认存在造假行为,该企业的鞠躬道歉与之前的造假企业如出一辙。

不得不说,在碳纤维技术领域我国彻底扬眉吐气。有分析认为,我国碳纤维的产量将持续增加,预计在2022年将超过1.3万吨,未来也将助我国尖端武器装备一臂之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