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我国航母迎来1000万“怪车”:外形小巧的“大力水手”!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环球新军事

作者:小马不吃草

航空母舰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国之重器,是海洋大国的标配以及一国综合国力强弱的象征,航空母舰有着“海上移动堡垒”之称,依靠航母,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国土的地方对敌人进行威慑、打击。

若是单独看10万吨级的航空母舰那绝对是庞然大物,但是相对舰载机就不算太大了。航母上的战斗机起降都被称为是在“刀尖上的舞蹈”,这对飞行员和飞机来说都是个极大的考验,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机毁人亡,并没有危言耸听,因为航空母舰的服役史上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故。

此外,航母对于舰载机来说,不仅不方便起降,而且停放也十分繁琐。跟汽车、船舶不同,飞机无法“倒车”。当飞机停在廊桥或停机位时,不靠外力牵引,不能自己到跑道,这时候就需要航母当中的“大力水手”—— 舰载机牵引车。

舰载机牵引车是最早出现在航母上的特种辅助车辆,其实早期的舰载机牵引车由军用吉普车和农用拖拉机来充当。但随着航母排水量的增加和喷气式舰载机的上舰,对舰载机牵引车的外形、体积和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先的舰载机牵引车已无法使用于现代化的航母作业,因此出现了专门用于航母作业的舰载机牵引车。

近日,辽宁舰正在大连军港进行各项检修、保养工作时,就被热心的网友也拍到辽宁舰上一大新变化:辽宁舰近日迎来了新的伙伴,一辆全新的航母牵引车。并且据悉,这款不起眼的“小家伙”价格高达1000万的单价。

千万不要小瞧这个“小家伙”,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还死贵,其实世界上能造出来的国家是屈指可数的。

我国首艘航母上的牵引车就是从国外进口,因为当时我们并没有国产技术,西方国家嘲笑我们造不出航母牵引车。不过近年来,中国军备呈“井喷”式发展,中国的牵引车也实现了自主研发生产,狠狠地把西方国家打了个大嘴巴。

过去,我们确实羡慕过美国航母甲板上来回工作的牵引车。拿尼米兹号航母配备的舰载机牵引车来说,火柴盒的外形,低矮方便。性能优良,车辆重心极低,行驶平稳能保证安全快速牵引舰载机。

现在我国通过自主创新,也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牵引车,而且外形相当炫酷!跟F1赛车高度差不多。却具备相当的拖拽能力和提升能力,在航母上能举重若轻的将几十吨的战机和数吨重的弹药托运或挂载。很多网友戏称其为航母怪车。

由于航母牵引车的性能指标极为苛刻,比如不能太高、扭矩要大,还有航母牵引车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发动机应付航母上的高温、高湿、高盐环境,这在技术上面就很复杂,研制一款全新的航母牵引车与研制一款颠覆性的汽车产品难度是一样的。(技术层面)

图-美国航母牵引车

此外,航母牵引车属于特种车辆,需求量不大,也只有对航母有用,对于这样一款需求量极小的产品却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去研制,一款全新的航母牵引车在整个研制周期的研制经费最低也会高达上亿元,基本属于订单式生产,那么一辆车的价格就等于设计+制造+材料+工费,除去产量,所以成本自然就高。

总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自中国成立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下足了劲,用尽了手段,但结果事与愿违。我们通过自主创新,每次都能制造出惊喜,打脸这些自以为傲的国家。

中国从来不害怕封锁,封锁技术、拒绝合作没有令中国屈服,并且你们越封锁,我们就越强大。但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有如那班慕洋犬一样为洋人是瞻。

革命尚未成功,壮士还需努力,中国加油!期待祖国更多更大的辉煌,期待世界都向大唐盛世那样仰望中国。中国不是崛起,而是复兴。

END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