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一小时打击或实现!往返4万公里的次轨轰炸机已经突破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刀口谈兵

作者:瀚海狼山

当今世界各国能飞行的各类军用航空器,基本有三种:一种是在3万米以下低层大气层内飞行的飞机,包括有人飞机和无人作战飞机;第二种是200公里高度以上大气层外轨道上飞行的卫星和其他弹道物体;第三种是可以在这两个空间,即3万米到20万米之间做弹道穿越飞行的各类弹道导弹。

以上三种,都是当今传统的飞行武器系统。但目前中美俄三强,都在竞相发展一种可以在3万米到20万米之间这个临界空间,做“钱学森弹道飞行”的新类型飞机。通俗说,就是在大气层边缘做打水漂弹道飞行的先进飞行器。

这种临界飞行器的先进性,在于其飞行动力学的原理,既有稠密低层大气传统飞机的气动原理,又有超越传统飞机能力的稀薄大气边缘的气动原理;而且也包含了弹道导弹大气层外的运动原理。这种临界飞行器的发动机,既不同于传统飞机的吸气——喷气式原理,

也不同于传统弹道导弹的自带燃料和全部氧化剂的火箭发动机原理,这是一种全新的冲压发动机。

这类临界飞机,对现有的防空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现代化区域防空导弹,可以打下3万米以下的任何飞行器。大气层外反导导弹能击落传统固定弹道的导弹甚至卫星。但这种大气边缘的飞行器,飞行高度既超过了反飞机导弹的射高,又没有传统弹道导弹笨拙的固定弹道——他的弹道基本没有规律。传统的大气层内外反导系统,几乎都算不出他的弹道曲线,算都算不出,就更谈不上拦截击落了。

这类飞行器,速度还极快,最大接近20马赫,完全可以实现2个小时内“打遍全球”!几乎就是无法防御的超先进轰炸模式!

我国对这种飞行器的研制和实践由来已久,在全世界最早提出,人类可以实现这种高速次轨道飞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军费的大幅增加,新式飞行器的研发,已经从以前的理论储备,一步到位的实现了试验飞行甚至是服役机型的研发。

目前几个主力飞机研究所,都有自己的次轨道飞行器项目;加上航天部门的次轨轰炸机,可以说是多点开花。网上已经流出多年的,由轰六携带的“神龙”实验飞行器,只是管中窥豹。据说6XX所研发的无人次轨轰炸机,可以实现一小时内就飞到某宫上空下个蛋,再过一小时从地球另一边飞回来。绕地球一圈的难度,要小于飞到对方上空再原路折回。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