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加速六代机研制 感叹中国发展太快拉开距离真难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环球新军事

2016年,美国空军发布了一份战略文件,其表示,如果不在未来14年间采纳和实施大量新能力以及对采办过程的彻底改变,美国空军将在2030年丧失空中优势。这些新能力中就包括新的具备穿透性的制空作战系统。

这份不加密版本的《2030空中优势飞行规划》包含了对美国空军不断增多的限制与大量未来空中力量威胁的严酷评估。

这份文档中,没有指出明确的敌人,但是有意思的是,美国使用了一张中国中航工业制造的歼-20战斗机图片,表示对于潜在对手能力不断增长的担忧。

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开发一种新的技术:基于一系列新武器、传感器和组织架构的改变开发新的“穿透性制空”(PCA)能力。

那么,这种能力到底是什么呢?

穿透性本意是指一种物质穿过另一种物质的特性。

穿透性制空则是指在能力形成方面从多方面迅速超越对手、领先实现能力,这其中包括的含义丰富:既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穿透性,又包含了信息与物质的穿透性。

最终目标是要保证快速性和经济性的形成能力,保证所需的空中优势,这也是美国未来空战的作战理念,最为核心就是要满足“能力始终走在威胁前面”。

于是,美国的六代机,顺理成章成为空军未来的王牌。

美国空军六代机计划始于2008年,2010年对技术概念发布咨询书,2015年正式编入预算,项目启动,并命名为“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

2016年,美国六代机修正为“穿透性制空”概念,2018年正式进入型号研制阶段,并计划于2028年左右交付,2030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

掌握当下,更要展望未来。

世界各国也纷纷将眼光投向了六代机,试图在未来军事格局中抢占有力地位。

与五代机相比,六代机通过全翼身融合和大升阻比设计,使飞机在各种高度、各种姿态下的隐身性和机动性都得到了很好的兼顾。如果说五代机是基于信息系统,那么六代机就是基于物联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天、电、网一体化,实现了基于物联网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相比第五代机,六代机具备更为广阔的作战空间。

在当前的空战习惯中,范围大致在万米以下的天空为主,而未来的空战,很可能在近地轨道与大气层之间进行对抗。

在武器配备方面,激光炮、电磁炮、电磁干扰系统会集成化的装备在一架战机上,此时,这个战机就同时具备了武力对抗和信息对抗的双重战力!

它更像一个平台,而不是如之前一样只有相对单一的攻击力,这是六代机的发展趋势。

在隐身方面,第五代战机只能在红外、雷达和射频上隐身,将来光量子雷达一旦普及,五代机也只能干瞪眼。因此,六代机要做的是,在光量子雷达探测下的潜伏突破。

随着中国的歼-20、俄罗斯的苏-57等战略力量相继出场,美国F-22优势不再明显也不再生产,其本为上世纪90年代的设计产物,航电系统及其它设备过于老旧。

对手发展的速度超出了自己预期,为此,美国加速了六代机研制以补平当前差距。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