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遭遇巨大危机同时向12国求救 仅中国伸出援手

军迷圈官微
文|大国之崛起
来源:环球时报(有删节)、补壹刀(buyidao2016)
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7月6日报道了这么一则消息:巴基斯坦已请求中国继续借款,以助其避免一场外汇危机。而如果中国拒绝借款,巴基斯坦“警告”称,中国对巴拟议的600亿美元投资将面临风险。

对此,一些人渲染“巴铁”兄弟在中国大敌当前借势“要挟”中国。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不过,目前网上所有消息源均来自《金融时报》援引的“匿名巴国官员”的话,国际性大媒体以及巴基斯坦主流媒体上,并未报道这一消息。
也就是说,不管这件事真真假假,暂时都只有金融时报这家单一消息源。一位曾长期在巴基斯坦工作生活的老师对刀哥说,中巴之间有各种协调机制,巴基斯坦政府对中巴关系的珍视无出其右。这个消息,很可能是个假消息。

在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文章中所提到的“外汇危机”以及“中国借款”是怎么回事。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巴基斯坦经济持续多年低增长,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财政长期入不敷出,但由于要应付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支出却总是降不下来。

2013,面临债务危机的巴基斯坦向IMF申请了64亿美元的救助贷款,挽救了经济。
但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是很怵IMF的,因为IMF本质上是以欧美国家为主,通常会附加极高的政治条件,比如放弃部分经济主权,相当于准备了两杯毒酒,让你选一杯喝。
因此,巴政府近年来的主要任务是偿清债务,同时避免再向IMF借新债。去年年末,巴基斯坦卢比对美元贬值了13%,外债扩大到400亿美元,同时今年还面临77亿美元的到期债务。由于进口增长、出口萎缩,导致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截至上周,巴基斯坦的外汇储备只有96.6亿美元,仅够支付两个月的进口货物支出。

在危机面前,巴基斯坦向包括英、美、中、沙特、日、法、德、意大利等在内12个友好国家求救,希望这些国家能凑钱帮助自己度过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危机,不让老百姓饿肚子,同时把反恐战争打下去。
尽管巴基斯坦代表一再发誓这笔钱一定会按时归还,“友好国家”们却都面露了难色:一谈借钱,家家就都不容易,都在闹经济危机。如果要他们帮忙在巴基斯坦和IMF中间协调,这可以有;如果要他们掏钱,这真没有。
12个国家中,只有中国向巴基斯坦施以援手,提供了12亿美元贷款,并且双方还在进一步谈判,巴基斯坦希望,在截至2019年4月的本财年结束前,至少再向中国借入5亿美元。这可能就是金融时报所提到的,巴基斯坦继续借款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笔贷款2024年才到期,贷款利息也不算高,对巴基斯坦来说偿还难度不大。
那也就可以理解金融时报报道中巴基斯坦官员的意思是,如果巴无法得到追加款项,将不得不向IMF求助,IMF可能会借此干涉“中巴经济走廊”项目。
12亿美元的贷款再追加7亿,对中国不是个大数目。中国帮助巴基斯坦过难关,同时在“中巴经济走廊”上倾注心力,也是希望巴基斯坦能够逐渐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7亿美元的追加贷款,对中国,对中巴关系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但为什么这件事现在公开化,并成为热门话题,因为有人别有用心,煽风点火。
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不搞理想化外交。对巴基斯坦这样的朋友,一方面坚持互相帮助,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援手,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把后背亮给对方;另一方面,中国人也讲亲兄弟明算账。巴基斯坦对此也是理解的。这是国际交往的通行规则。中巴关系很铁,但再铁也会有分歧,关键是朋友会以合适的方式去化解这些分歧。

巴基斯坦与中国一样是多元社会,舆论场呈现不同声音很正常,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声音不代表大多数巴基斯坦媒体的意见,也从未反映在政府层面。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