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感谢贸易战,中国彻底摆脱对美农产品依赖!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工圈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双方对彼此价值500亿美元乃至更多的额度的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离落到实处也越来越近。其中农产品作为中国反制美国的重要领域,美国此前对来自中国的行动和后果发生了误判。

英国路透社近日发表文章称,中美贸易战可能给美国大豆市场造成永久创伤,中国的反击不是此前美国所估计的那样力度不足。原文如下:

随着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美国很多农业市场参与人士是通过这样一种观点来寻求安慰,即认为中国如果不大量进口美国大豆就不能满足自身的大豆需求。但这种情况只会持续较短时间。是的,世界最大买家中国需要美国的大豆,现在是这样,几个月后,甚至明年或许都会如此。但是较长期来讲,中国最终从美国大豆抽身也并非不合理,而这可能给美国市场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特朗普宣布对5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北京方面采取了对等的关税举措予以回应,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特朗普又威胁将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立刻警告将进行报复。期货市场急挫。

中国不对美国的举动做出妥协,而是誓言反击,表明只要美国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现在就愿意接受更高的大豆价格。理论上看,中美展开大豆贸易战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每年进口大约1亿吨大豆,主要从巴西和美国进口。这两个国家占全球大豆供应的70%。

简单的数学计算就能发现,在当前的这个结构之下,中国如果要满足进口需求,根本绕不开美国大豆。而且,中国为什么愿意对自己明显需要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为什么美国会拿自己对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仅次于飞机)进行威胁?

但在这种情况下逻辑显然不重要,因为两国是在继续针锋相对地施加关税的决定、以及可能全面爆发贸易战的情况下最终做出的选择。

不幸的是,美国农户可能成为这场贸易战中最大的输家,近期看来双方不会很快找到解决办法,因为中国很可能会有更多选择。

赢家和输家

短期内谁也赢不了这场贸易战,但从较长期来说,中国在大豆方面获得的契机可能要大于美国农户。而低估中国寻找和开发新的供应来源的能力,可能会掩盖美国生产者面临的风险。

中国本身的大豆产量最多能够支撑七周的需求,这也是中国为何极其依赖进口的原因。首先,最明显的可能性就是未来几年中国实际增产,但气候的变化与其他作物的竞争可能对此一做法构成阻力。

向其他海外市场求购可能是较佳的选项。举例来说,主要出口国巴西2017/18年大豆种植面积创下纪录高位,2018/19年可能再度改写纪录。巴西在市场销售周期结束时,大豆几乎是销售一空,因此中国将无法在巴西不增产的情况下,单纯增加来自巴西的进口量。

不过过去20年,巴西已经向全球供应更多大豆。20年来,巴西大豆产量增加了266%,而美国增幅为63%。这段期间,中国进口量则是增加了32倍。

巴西也有可能扩增农业用地,但不见得一定要自己来。如果中国有意减少对美国供应的依赖,那么中国投资者有可能寻求在巴西、南美或非洲另一个国家,或其他负担得起且适合种植大豆及其他作物的地方购买或开发土地。最近几年,一直有分析师提出这样的建议,如今这种可能性特别具有意义。

这可能是中国的最佳方案,因为单独依赖巴西将推高进口成本。此外,巴西农业部长周二表示,美中贸易战“只会伤害巴西”,强调对动物性蛋白制造商造成的成本压力。

中国的海外土地投资设想可能至少要花费几年,不过这对美国的大豆行业或是最糟糕的情况,因为没有了中国,美国的国内市场状况将大相径庭。

2016/17年,美国的大豆产量为1.169亿吨,其中约44%都在国内压榨制油,31%出口中国,另外20%则出口至其它国家。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中国最终永久退出美国大豆市场,那么美国就要为其超过3000万吨的大豆在全球范围另寻买家。但由于全球大豆需求并没有快速增长,因而美国农户或许会因大豆价格低廉和需求不振而被迫大规模减少种植面积。

玉米或许会因填补大量已减少的大豆种植面积而大幅增产,假以时日,玉米大量过剩则可能导致玉米市场也出现价格受抑的情况,因此,美中两国若爆发贸易战,受影响的可能远不止大豆。

眼下几个月,中国大豆商正经历着不得不以高价采购美国大豆的痛苦。美国农户也眼睁睁看着大豆期货在周二跌至近10年低位。从经济数据来看,中美都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但现实没有更多的选项。

所以,就贸易而言美国非但没有给中国一记教训,反而带来了一个长期后果,即中国或许会学到在不进口美国大豆的情况下如何自处,而这也取决于两国的贸易冲突将持续多长时间。

与此同时,印度官方数据显示,印度下一个作物年度出口至中国的棉花可能增长四倍,达到500万包(85万吨),因为中美贸易战促使中国寻找其他供应来源。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包办中国的多数进口量至少10年之久。但中国决定自7月6日开始对包括棉花在内的美国农产品征收25%进口关税,以报复特朗普政府颁布的关税政策,这会让印度棉花在中国市场抢占更多份额。印度官方上周表示,已经同中国签署了新作物季50万包棉花的出口合同,以前很少有这样的预订。

印度棉花协会主席Atul Ganatra表示。,中国强劲的需求有助于将印度2018/19年整体出口最高推升至1000万包,可望创下五年高位;值此之际,孟加拉、越南及巴基斯坦等传统买家的需求仍稳健。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