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何出台中国制造2025?竟连客机螺丝钉都造不出

军迷圈官微
文|大国之崛起
最近欧美和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开战,主要争议来源就是中国制造2025,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简单点说就是,中国政府推动自主创造材料,芯片,新能源,加工技术,高新科技产品,大面积替代进口,预计在2025年,中高端材料,设备芯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
西方人反对的理由就是,中国人已经通吃了中低端,再把高端吃下去,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当然,门面不好意思这么说,官方话语就是:政府指导国家经济运作方向和市场决定一切完全相悖。

当然,西方人向来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指责别人的时候,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他们自己又是怎么做的?最近几十年对中国的制裁,变本加厉,冷战时期巴统对中国进行了最严厉的全方位制裁,不止军用技术材料设备,而且任何民用技术材料设备,假如“有潜在可能”可以用于军事领域,都禁止出口,谁出口被发现,就是“死一户口本”的节奏。
直到如今也并没有什么改观,为了防止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美国将出口给中国的计算机芯片说禁就禁了。这个时候他们绝口不提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事情。

我国从一片废墟起步,全国人民花了30年时间奋斗,到80年代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几乎解决了所有的工业产品有没有的问题。这在世界各国都算非常少见,几乎所有门类的工业产品都有生产,几乎所有科学门类都有研究所或者大学进行研究。
要知道,全世界的国家里面,有着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如今只有两个半,一个中国,一个美国,剩下那半个是法国(苏联解体前算半个,俄罗斯就不行了)
但是,我国经济长期落后,对于汪洋大海一样的科学技术工业门类,没钱进行足够的投资,我们也仅仅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每一种产品都能造,但是每一种产品水平都很低,如何改变落后面貌?

做个简单比喻,一片干涸百年的土地,随便在表面洒洒水,是铁定长不出参天大树的,除非大水漫灌几十年,才能从表到里湿透。
麻烦也在这里,我国面对的周边态势又特别恶劣,北有俄罗斯,南有越南,东有日韩美,东南台湾省不省心,西边印度,都不是省油的灯,印证了一句老话:大国要崛起都是孤独的,除了你自己,别人都靠不住。
周边的安全环境非常差,我们就只能将自己武装起来,但是好的武器往往离不开好材料,尤其是在航空领域,我国对于进口材料的依赖最为严重。
就拿曾经我国90年代的主力机型歼8来说,这是我国当时能够设计出来的最先进的飞机了,但是实际上这款飞机最基础的材料——机身蒙皮,都是我国从国外进口。

像这种对于国防安全有着重大意义的装备,大家都是能全国产就要全国产,而我国不得不依赖进口的原因就是生产不出合格的飞机蒙皮铝合金:由于国产材料质量低劣,一拉伸就出现滑移线开裂,最终只好选择进口货。
骑行圈子或者航模爱好者都会熟悉这样一款航空材料——7050铝合金。如今我们能看到大量的民用产品都会使用这种材料,然而实际上,这款铝合金我国能够顺利生产还没多少年呢。
我国的歼10战斗机,也采用了7050高强度铝合金,用于制造机身的大框和大梁,然而在当时,这种铝合金还是属于需要进口的行列。

当时也不是不能国产,这款材料研发30年,屡战屡败,实验室很早就可以做出合格产品,但是到了工厂批量就开始出问题,产品质量不稳定,容易开裂,残余应力大,寿命短,在歼10战斗机从研发到批量,最终到中期改进型号歼10C,终于开始用上了国产材料,前后过去了20多年。
其实材料问题并不是我们国产化的一个最难点,比如上面说的那些,如今我们都已经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在思想上!
就拿最近很火的C919运输机来说,国产大客机C919,索然说整个机身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但是机身上面非常非常基础的一个小零件——螺丝钉,也就是紧固件,全部都是进口。

问题就来了,中国能造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难道个螺丝钉都造不出来吗?干嘛连螺丝钉都要进口,这是不是洋奴买办的馊主意?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航空紧固件是啥东西?我国的航空紧固件水平如何,最后才能判断,全部外购紧固件合理不合理?
航空紧固件,简单点说就是,用在飞机上的紧固件,包含铆钉,螺栓,垫圈等等。
航空紧固件和普通民用的有很多不同,最关键的是,航空紧固件跟随飞机一起经历多重苛刻环境,从0海拔到10公里,从50度到零下40度,而且冲击振动,雨雪风,盐水,潮湿,外加高载荷,这些叠加起来,就变成了航空紧固件的特殊标签-高载荷,高可靠,耐腐蚀,长寿命。

外国制造的紧固件,好在何处,为何我国C919大客机要全盘进口?
外国紧固件有3个优点,是国产紧固件的弱点。
第一个就是加工精度高,而且每批次几千上万,精度几乎完全不变,随便选取一个安装,几乎不会发生问题,而我国国产紧固件,公差范围太大,不时要挑着用。
第二个就是材料好,外国航空紧固件,为了应付严酷的使用环境,几乎使用了最好的材料,钛合金,钢合金都是,我国由于传统思想束缚,觉得紧固件就是螺钉螺母,定位为低端便宜货,舍得烧钱搞发动机搞雷达,但是舍不得用好材料制造螺栓螺母,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性能和寿命问题。
第三个就是,镀层质量特别高,寿命长,耐腐蚀。

▲C919要使用20年时间,材料不好,紧固件不好,直接就会让市场淘汰
而国产表面处理技术,和热处理技术一样,落后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小一段距离,这也是,国产紧固件不受待见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原因来说就是,国家对于紧固件这种随处可见的“小东西”不够重视,总觉得就是螺栓铆钉,随处可见,为何还要大量拨款。实际上,从歼10战斗机项目开始,就发现这个问题很严重。
国产紧固件设计落后,公差太大,材料便宜质量差,表面处理毛糙,不耐腐蚀。
而歼10战斗机军方要求的就是,高机动,高可靠,长寿命,而长寿命,就必须用好材料,和高质量紧固件。

▲歼10战斗机早期,使用了大量进口材料和进口紧固件
当然进口材料和紧固件价格太贵,实在吃不消,我国在歼10定型后,也展开了材料和紧固件的仿制替代工作,基本保证了飞机的质量和寿命没有太大下滑。
当然还没有完全达到进口的水准,航空紧固件是一个高端技术密集型产品,我国也没有指望随便撒点钱就能全面赶超,所以,紧固件工业,还要继续努力,借着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在未来还有更大发展。
来源:综合自大水来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