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神秘巨炮曝光:惊动了美国 或将颠覆战争规则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事主播

6月22日,美国“CNBC”网站报道,美国情报机构报告称,中国将在2025年服役舰载电磁炮系统。

CNBC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的电磁炮于2011年首次曝光,随后在2014年进行测试。2015年到2017年间,该武器经过校准后,扩大了射程且提升了杀伤力。

直至2017年12月,这款电磁炮已被成功安装在军舰上,并开始进行海上测试,而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还未完成的。

CNBC一下子说了这么多,显然不是为了褒扬中国,而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令其感觉到羡慕和心慌。

毕竟,他们搞到现在,还没搞出来!

1、中国正测试全世界最强舰炮系统,预计于2025之前做好实战准备

首先,得强调一下,中国不是第一家搞电磁炮的,在此之前,包括美国、俄罗斯甚至伊朗等国都计划获得这款先进海战武器。

诸多军事强国之所以热衷于电磁炮,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武器系统,能够发射远程精确制导炮弹。

根据已经公开的报道,中国的电磁炮能够在90秒内击中200公里之外的目标。对此,美国人还特地换算了一下——如果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发射的话,能够在90秒内打到费城,简直改写战争规则!

前期,在中航科技集团第4研究院的官方媒体平台上,有一篇文章中披露——该院401研究所成为最新电磁武器子系统设备唯一供货方。文章中还提到,该产品将应用于中国最新的电磁武器系统中,且“需求量较大”。

结合之前搭载国产电磁炮的中国海军936号坦克登陆舰出现在负责改装舰艇的造船厂码头,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情报机构给出的预测——中国的电磁炮将于7年之后,也就是2025年之前做好实战准备!

不过,按照咱们的风格,一般都会出人意料的,也就是说非常有可能提前。

2、中国电磁炮领先美国,领跑世界!

美国媒体在艳羡中国电磁炮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反观自身——美媒称,美国海军的电磁炮已经研究了多年,但目前依然没有短期内服役的希望。

其实,电磁炮就是美国最先提、最先搞的,而且美国在提出电磁炮概念之初,表现的极为雄心勃勃。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美国的电磁炮系统却遭到了“体制”的拖累——美国海军规定,上舰测试的装备必须已经具备实战能力,但美国的电磁炮系统始终未能上舰测试,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和改进,也就谈不上具备实战能力。如此恶性循环,美国五角大楼和海军一度打算取消这个项目。

不过,现在受到中国突破性进展和遥遥领先的刺激,美国电磁炮项目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有可能加快研制进度。

然而,哪怕美军真的恢复对电磁炮项目的拨款和研制,它依然要从岸上样炮测试开始,并且很难迅速进入上舰测试阶段。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能量式舰炮的研制上,我国起步虽晚,却在研制过程中数次发力,终于完成了追赶和反超,直至现在的一马当先。

我们相信,几年之后,当国产电磁炮随着055改进型大驱亮相时,会再次引来世人的惊讶与羡慕!

3、一枚“八一勋章”,足见马伟明院士的卓著功勋!

吃水不忘挖井人,咱们在为电磁炮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也不能忘记电磁炮的研发团队以及团队当中的核心人员。提到中国的电磁技术,不论是电磁炮还是电磁弹射技术,都不能忘记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马伟明!

20世纪末以来,各军事强国纷纷掀起了一场舰船动力领域的革命——即综合电力系统研制。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舰艇的操纵性、声隐身性,更是各类高能武器上舰的唯一途径。

2001年,41岁的马伟明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经过慎重考虑,他把目标定在国际尖端科技领域——电磁发射技术。

可是,他的选择引发一片质疑,很多人说“一个世界级科技大国历时20多年都没有取得成功的科研项目,你要强攻硬上,能行吗?”

可马伟明却坚持“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只要是国防建设所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后来,马伟明带领团队利用在电气工程领域装备研制方面的技术经验,历经8年攻克了百余项关键技术,终成正果。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包括40位两院院士在内的100多位专家面对马伟明的创新壮举,震撼不已。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激动得泣不成声。

再后来,誓言“要做就做最前沿”的马伟明,经过10年攻关,解决了世界公认的核心重大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技术的跨越发展,使我国全电化舰船技术一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7年,马伟明院士获得了中国军队的最高荣誉勋章——“八一勋章”,这枚勋章授予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建立卓越功勋的军队人员。

为这些中国默默无闻的建设者点赞!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