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002号航母海试了,为何歼-15迟迟不量产?在等什么?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四代重歼

 歼-15作为中国第一代舰载机,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自2012年11月,中国飞行员首次驾驶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实现了起降训练。如今,已经过去五年多时间。歼-15伴随辽宁舰长期巡航于海天之上,实战能力稳步提升。前不久,歼-15高调秀出夜间起降训练,彰显了“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已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据美国专家推测,中国海军至少拥有40名以上的优秀舰载机飞行员,这一数字还将持续增加。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也于近期完成首次海试,预计2019年内能够交付中国海军。根据计划,到2030年之前,中国将至少建造完成6艘航母。因此,中国海军在未来对舰载机和飞行员的需求缺口,都非常大。

但中国始终都没有加速量产歼-15舰载机的迹象。自从首批歼-15舰载机顺利登上辽宁舰后,就很少有歼-15大批生产的消息。相反,轰-6K、歼-11和歼-10系列战斗机倒是生产了上百架,而歼-15舰载机的服役数量一直很稳定。为何中国迟迟不加速量产歼-15舰载机呢?

在小编看来,原因是多层次的。其一,歼-15是中国第一代舰载机,它的对手是美国F-18舰载机。尽管美国当前F-18依然是最为核心的主力舰载机,但F-35C舰载机的研制成功,在未来将逐渐取代F-18舰载机。相比美国F-35C舰载机,在技术和性能上,歼-15处于落后地位。对中国而言,歼-15是中国舰载机飞行员的起步平台,积攒技术和经验更为重要,过多生产易造成资源浪费。

其二,在过去五年中,中国只有一艘“辽宁”号航母,歼-15舰载机搭载数量为24架,对歼-15舰载机需求不大。其三,没有足够的合格舰载机飞行员,舰载机飞行员培训周期短则三四年,长泽五六年。即便歼-15舰载机能够量产,飞行员的训练也跟不上。

其四,歼-15并非中国发展的核心舰载机。在歼-15尚未服役之前,中国海军已经立足于未来,开始推动下一代隐身舰载机的研制工作。目前网络消息,已有歼-20和歼-31两个舰载版,具体最终选用哪个版本,还要看沈飞和成飞的技术硬实力。下一代隐身舰载机,才是中国海军最值得大量制造的核心舰载机!

从中国航母的发展来看,歼-15舰载机最终产量预计在100架左右。两艘滑跃型航母搭载52架,其中辽宁舰搭载24架,国产航母搭载28架。而新一代003号航母将至少能够搭载48架以上的歼-15B弹射版舰载机。由于“暗剑”无人战斗机的横空出世,不排除中国航母未来搭载舰载无人战斗机,协同有人舰载机共同作战。综上所述,歼-15的制造数量应紧密跟随航母需求。在和平时期,不存在战争消耗,歼-15无需加速量产,满足日常使用即可。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