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事实曝光:对中国威胁最大的竟不是美国 而是印度

军迷圈

关注

文|今日防务观察

有人说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印度。无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有一点我们都可以确定,印度对中国的地缘战略来说,非常重要。这种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边境冲突

自中印各自建国后,两个老朋友间的冲突就从未间断。这种冲突可能源于尼赫鲁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他认识到,中印关系好坏,对印度来说非常重要,他渴望和中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当另一方面,他的大印度野心,又使其对中国,特别是西藏虎视眈眈。

印度对西藏一直都有企图。

这种企图未必是占据西藏,他也没那个能力。他的企图可能是搞乱西藏,好为自己建立一个安全缓冲区。

可以说,印度人的“大印度联邦”梦想一日不灭,中印之间的边境问题就一日难解;

2·海洋利益

中国在印度的海洋利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巴经济走廊,一个是印度洋。

通过巴基斯坦,中国可以获得南亚出海口,从瓜达尔港经霍尔木兹海峡到波斯湾。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济管道和能源管道。

然而,中巴经济走廊的经济和战略意义,目前来说,象征层面多过实质层面,要想真的发挥作用,还要看将来。眼下来说,对中国最重要的,还是印度洋。

印度洋是中东石油海上东运的必经通道。每天从中东到印度洋再过马六甲海峡的货船,川流不息。

我国现在一年消费石油大概5.5亿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中自产的不足2亿吨,剩下的3亿多吨都要进口。

而这3亿吨石油基本上都是从中东和非洲国家购买,而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是必经通道。

总结:无论是跟印度关系重大的中巴经济走廊,还是印度南端的海洋通道,中国在印度都有着非常重要且广泛的利益。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从地缘战略的角度,认识印度,了解印度。

印度地缘格局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因为印度在南亚的强大实力,所以南亚次大陆又被称为印度次大陆。

之所以被称作次大陆,是因为南亚的地理较为特殊。北面被喜马拉雅高山阻隔,西北是伊朗高原、苏莱曼山脉,东北是印、孟、缅边境的层叠山障。

可以说,南亚这块地,被崇山峻岭和层峦叠嶂,跟亚洲主体隔离了开来,独成一体,具有大陆的属性,但是又因为面积比较小,所以只能称为次大陆。

这里有7个国家: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

看得出,7国当中,印度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大国。

1·印度的外部地缘环境

印度的西边就是老对手巴基斯坦,两国之间被沙漠和沼泽分开。可以说,印巴之间的地理环境,是两国可以分裂的主要客观因素。现在两国之间的纠纷,主要在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

巴基斯坦的西北,则是历史上印度遭遇侵略的主要通道,北方的强敌从这里进入,占据丰沃的平原,建立了一个个帝国。

印度的北面就是喜马拉雅山脉,跟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其中尼泊尔和不丹受印度影响很深,印度通过对这两个小国的控制,来达到对中国的地缘制衡。

当然,对印度来说,整个北部山区都是重点。西藏在地势上对印度形成压力,所以印度最怕、最担心的就是北面的居高临下。

印度的东北则是孟加拉国,以及中南半岛国家。其中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一样,都是当年从印度分割出来的。至于中南半岛国家,一方面有层峦叠嶂相隔,另一方面这里的国家实力都一般,对印度没有大威胁。

说完北面再说南面。印度的南面可谓得天独厚,独占印度洋,而且还是大陆两边都临大洋。东面是阿拉伯海、西面是孟加拉湾。

这种国土两面都面临大洋的格局,世界上只有美国有。是非常幸福的地缘格局了。并且,跟美国差不多的是,印度东西两洋也都没有强敌。一边是中东和非洲,一边是东南亚。可谓非常安全。

这样的地缘环境,真算的上是老天赏饭吃了!

2·印度的内部地缘环境

印度北面是高山,西面是沙漠,南面是德干高原,山与高原之间,是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

整体上,平原面积最大,即使是高原,地势也很低,海拔不超过1000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农业发展和交通上非常便利。

说起农业,印度更是有非常大的优势,气候适宜,差不多全境都是热带气候区;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特别是平原区的河流冲击土。可以说印度有着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然,这些是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降水不均衡,再加上天气太热不利于农民户外劳作。

所以,如果印度大力发展水里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还是非常有优势的,但是据说到在为止,印度的农业也还比较传统。

尽管印度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家(约1.6亿公顷),但其农业基本以靠天吃饭为主。

3·人文

印度的人口有13.24亿(2016年),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在人口红利上,有着非常大的潜力。

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打仗,都得需要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就是第一大资源。所以,印度的人口优势,不容小觑。

但印度的种姓制度却是个大问题。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

第三等级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主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种姓。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宗教的影响不仅是种姓制度,还在民族的精神,印度人务虚胜过务实,在他们看来,死后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所以对于现实的追求,就没那么大动力了。

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很多,大多都是持批评态度。可以说,种姓制度、宗教信仰,是困住印度发展的最大绳索。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印度就难以获得真正的腾飞。

印度地缘分析

1·印度的现状

经济:

2017年,印度GDP全球第6,占比5%。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从2014年到2017年,印度GDP从2.035万亿美元增长至2.264万亿美元,每年的增速均超过7%。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印度很可能在2018年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军事:

目前,印度拥有大约140万现役军人,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三大军种,总兵力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排名第三。

外国某媒体在2016年评估,世界军事实力排行榜中,印度排名第四。

不过,公认度最高的是世界前三,美、俄、中。印度则和英法日德等国,交替第四的位置。当然,这份排名是否把自主研发能力算进去,就不得而知了。

2·印度地缘swot分析

优势:

印度地缘最大的优势在于:外部环境、人口、资源。

印度没有强大的外敌,唯一有边境冲突的大国中国,那也是他自己作的,可以说,如果他不作,会非常安全。

对比下中国的邻居,印度不要太幸福。

而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资源,又为印度发展经济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有和后背力量。

劣势:

印度地缘最大的劣势在于制度和地区地缘。

印度制造上的遗留问题很多。简单讲就是宗教制度和英国人留下来的体制问题。

除了制度,就是地区地缘。南亚次大陆说起来好听,但是分成大小7个国家,每个都要牵涉印度的精力。

外面是印巴冲突,家里是北部地区的不安定。这些都是印度发展的劣势。

机会:

印度最大的机会在于利用好自己的人口优势发展经济。目前的国际投资环境,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投资热区。甚至在有些方面,世界资本对印度的喜爱还大于中国。

毕竟,这里有接近14亿的人口,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而且在国际关系上,西方国家对印度的警惕要小于中国。

莫迪老仙上台以来,一直在高喊“印度制造”的口号,牟足劲搞经济促发展。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但就怕印度人不靠谱的性格占上风,一边为了数据好看啥都往里统计;一边为了快速发展忽视了产业结构的竞争力。

当然,站在中国的角度,咱们还是希望印度人能更不靠谱点。

威胁:

恐怕在印度看来,最大的外部威胁就是中国。

地缘上,青藏高原对印度平原形成地势压制,但同时也是一直地缘保护。青藏高原隔绝了中印两国,让印度至少可以避免遭受北面华夏天朝的兵戈南下。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压制依旧,隔绝却越来越少了。中国在青藏地区的基础建设,一天天的进行中,总有一天,中国会把基建、经济、军事都打通,那时候,印度的压力是莫大的。

所以,印度一直在撺掇藏独。也一直在增加北部边境的军事力量。

但是印度真正的威胁,可能还是来自美国。毕竟,美国才是印度洋真正的霸主。印度要想制霸印度洋,跟美国对抗是难免的。

诸国在印度

目前把势力打进印度地缘的,主要还是美国。

出印度陆地往南,1900多公里外有个小岛,叫迪戈加西亚岛。人口约3500人,面积27平方千米。位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个小岛原属英国,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空军基地和重要海军停泊港。1966年英美签订协议后,英国把这个小岛租给了美国。

当时估计印度也没想这么多,或者也没有能力去占据这个海岛。

总之,现在这里是美军重要的海外军事基地,成为美国把势力深入到印度洋的桥头堡。从这里出发,可以打通到非洲、中东、印度、东南亚、澳大利亚的海上通道。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重要的空中补给站。1990-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初始阶段期间,美军有许多次都是从迪戈加西亚发动空中作战的。

印度一直说,印度洋是印度的大洋。但只要这个美军基地在,这个口号就总是有点虚。

中国在印度的地缘战略

中国在印度的地缘战略,主要还是经济层面。

青藏高原的建设是根本,只有这里建设好了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战略优势。然后就是巴基斯坦和缅甸,一西一东。

再之后就是最南端的斯里兰卡。

有外国媒体,把中国在印度的战略称之为“珍珠链战略”。战略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以及泰国等国家的有关港口或机场,这些国家在地图上联系起来像一串珍珠,故有此名称。

其实这又是中国威胁论的一种。中国在这些国家,只有经济往来,没有军事投射,更不会参与当地的主权管理。

而中国所重视的,也正是经济问题,通过和这些国家合作,保证货物的海上运输通道,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无论怎样,印度和印度洋,都是中国地缘战略无法忽视的一环。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