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乌克兰好兄弟为何对我国做出了这种决定?背后原因被揭开

军迷圈

关注

文|强国军事

从去年9月至今,关于乌克兰方便冻结中国企业收购乌克兰发动机企业马达西奇的消息似已确定,此举被认为乌克兰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全面中止同中国在军工领域合作。不过翻开中国近30年的历史,毫不夸张的说,我们得感谢乌克兰曾经的帮助。

在中国的军工历史上,除了俄罗斯,还有一国对中国军工技术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她就是乌克兰。可以说,苏联解体后,继承其遗产的除了俄罗斯就数乌克兰最多了。

不过乌克兰不像俄罗斯那样有争霸之心,只想着如何把这些技术和装备变现,与当时谋求发展的中国可谓是不谋而合,于是在多个领域乌克兰对中国开始了军事技术的输出。

这其中,最著名的的当属“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不仅如此,当时中国最大的综合补给舰“青海号”就是在购买自乌克兰的一艘未建成油船基础上改进而成。中国科考队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有着乌克兰的血统。

不仅是在成品输出方面,乌克兰还向中国出售了燃气轮机技术,奠定中国船用燃气轮机技术发展的基础。另外中国歼-15舰载战斗机的研制成功,也要归功于苏霍伊设计局留在乌克兰的T-10K-3验证机。

同时在发动机领域,乌克兰曾向中国提供过多种航空发动机,为中国的航发发展提供了思路。除了这些,像巡航导弹这种国之重器,乌克兰竟然也不设防的,给予了中国很大帮助。

像苏联那些带核弹头的Kh-55巡航导弹技术,本来应该十分敏感和小心的,但乌克兰就这么把苏联最尖端的核巡航导弹技术,卖给中国,真不愧是中国的好兄弟。

曾经俄罗斯也因为看重乌克兰分到的那些遗产,而找其购买。但乌克兰要么一口回绝,要么就故意开高价,让俄罗斯知难而退!可见在乌克兰心里,只是中国比俄罗斯这个曾经的“亲兄弟”要亲上许多。

随着现在中国在一些技术领域的反超,及乌克兰发展的低迷。“重情重义”的中国也开始回报起乌克兰,将中国的L-15教练机委托乌克兰生产。

不仅如此,在很多方面,中国也都伸出了援手。无可否认,乌克兰在中低迷的时候,对中国的军工领域帮助了很多,我们自然不会凉了朋友的心,而且正是靠着合作共赢,中国才立于世界的前列。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