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无法仿制苏35引擎?美国人:你对中国认知已过时

军迷圈
文|强国军事
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国已从俄罗斯接收了14架苏-35,剩下的10架将于今年年内交付。中国已经有了歼-20却又买苏-35,这曾一度让中国军迷无法接受,后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或是受到目前歼-20产能的限制导致的,中国空军缺乏尖端战斗力。但也有人认为是中国希望通过引进苏-35来学习研制矢量发动机的技术。

资料图:苏-35战斗机
苏-35的引擎采用的是矢量推力技术,通过这项技术能提高战机的机动性、增大航程等优势。中国一直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引进过很多国外先进武器装备,并在其基础上魔改出性能更强的。不过在看到中国引进苏-35后,有外国网民感到不解,在网上发帖询问:为什么中国无法逆向工程俄罗斯苏-35战机的引擎?

资料图:苏35发动机
有美国网民表示中国缺乏仿制的基础:“中国直到今天相关技术依旧严重不足,缺乏基础科技:物理、数学、化学、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此外中国还缺乏能持续生产精确部件的工业基地。发动机可是一种要求极高的设备,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有美国网民觉得这一观点已经过时了:“你对中国工业能力和基础科学的认知已经有点过时了。举个例子,中国在增材制造方面正迅速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还有美国网民觉得中国有一巨大优势:“中国要想追赶上英美的水平大概需要一到两代人的时间,要有耐心。而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巨大的单一市场,可以培养任何行业。”

资料图:苏-35
仿制别国的航空发动机不是简单造个外形一样的就可以了,这里面牵扯到大量的顶尖科技,没有足够的研究根本做不到,更不存在拿到别人的产品就能魔改出来。
早些时候网上传出一张猛图,疑似是歼-10战机换上矢量发动机。此外今年10月中国歼-20同样也传出疑似换上矢量版的涡扇-10B发动机进行试飞的图片。而从苏-35交付的时间来看,中国根本来不及仿制苏-35的引擎,这些都能证明我国航空业已取得一定的突破。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引进苏-35只是用来学习而不是完全依靠。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