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鬼!一面示好一面想悄悄玩核武,如何应对?

军迷圈
文|地球村9号

A。寒冬腊月日外相高调访华示好有玄机
2018年1月29日,腊月十三,大寒。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于1月27日至29日访问中国。此时,北京已经充满浓浓的春节气息,河野这个时候来京访问不寻常。
因为,这是日本自2016年4月以来首次派最高特使访华,也是河野就任后首次访华,并且恰逢双方签署和平友好条约40周年之际。
河野28日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了会谈。从电视画面上看,河野显得蛮真诚:日本愿牢记原点,不忘初心,本着战略互惠精神和“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共识,“推动日中关系迈向新的阶段”。
接着,河野表示,日方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探索三方合作表明了积极态度。应共同努力,“应该让东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共同维护自由贸易体系,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还有让吃瓜群众更加爱听的。河野表示,日方将继续坚持按照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规定处理涉台问题,认为西藏、新疆事务属于中国内政,愿妥善处理相关问题。
就在1月24日,河野于就任后首次访华之前,对媒体表达了“强烈期待全面改善中日关系的愿望”。
安倍近期多次高调表态,“日本愿意对‘一带一路’提供合作”。河野对此明确地表示,“对于符合国际标准的具体项目,日本愿意提供合作,不吝惜向中方提供合作。”
地球村9号注意到,对于钓鱼岛等问题,河野没有重复日方一直以来主张的“钓鱼岛不存在主权争端”,而是使用了“忧虑事宜”一词。他进一步说,“日中是邻国,有各种各样的忧虑事宜,这是事实。但只要双方小心合作与管理,这些忧虑事宜是可以管理的”。为避免不测事态,他强调,“双方建立海空紧急管控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河野似乎有自信的底气,因为“中国的年轻人、老年人都很享受日本”。河野给出了数据:2017年,中国赴日游客人数超过730万人,创下新高。
说点题外话,看来不少中国人在支持安倍经济学,愿意去给日本人增加收入,拉动日本GDP。我们当反思: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接着说河野。
河野的父亲河野洋平先生是中国人熟悉的亲华派政治家。河野曾回忆起他15岁来中国的印象:“上海、西安、北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也在北京生活过,和王毅外长也有多年交往。“我一直和中国人相互信赖,一起工作,希望日本和中国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深化。”
河野说,他非常喜欢中国的古典著作,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他甚至鼓励日本年轻人多学习中国古典著作。当有人试探着问他能否说几句中文,河野很羞涩地回答,“我一直想练好中文,已经说了20年了。希望不久后我能用中文接受采访,这是我的梦想。”
河野的态度倒是诚恳,但问题是,他高调允诺将“推动日中关系迈向新的阶段”,这靠谱吗?但愿他不是光说不做的主儿。
对此,王毅外长指出,希望日方“从根子深处把握好对华认知”,“把口头表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把中国当作伙伴而不是对手,把中国发展视作机遇而不是威胁”,推动两国关系尽早回到正常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B。安倍为遏制中国玩过诸多花样
日本首相安倍在1月22日发表的年度政策讲话中表示,他的国家“将寻求以稳定的方式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以此达到国际社会的期望。”
但西方媒体并不看好:日本一面想推进双边关系改善,另一面在安保等问题上表明严峻态度。
是狐狸,就会露出尾巴的。事实上,日本一直在针对中国搞遏制战略:如支持拉笼美国搞“印太战略”、和美国印度澳大利亚搞“棱型包围圈”、在朝鲜半岛核危机中想浑水摸鱼、动员美国加入TPP、拉笼南海周边国家想搅浑南海,等等。
而且,安倍至今没有为日本曾经发动的侵华战争进行真诚的道歉,并有点变本加厉,每年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这种变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方式无疑等同于认可那场侵略战争。
近期,安倍小动作始终不断。
一是安倍加速修宪。
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6年11月公布,并于1947年5月开始实施。其中第九条规定: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2015年9月,安倍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解禁集体自卫权,宣告“专守防卫”政策发生重大转折。
安倍1月4日再度拿朝核问题做文章,称“日本正面临战后最严峻的安保环境”,将 “切实强化必要的防卫能力”。安倍肆意煽动朝核问题、“中国威胁论”,企图以此使军扩行为正当化。
安倍计划在2018年加速推进修宪进程,其中包括修改宪法第九条,此举引发了日本民众普遍担忧和反对。一份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半数的日本民众不赞成修改保障日本和平发展道路的宪法第九条。日本共产党1月4日在东京举行活动,号召市民积极参与“反对修改宪法第九条”3000万人签名活动。
二是安倍开启新一轮军备扩张。
日本2018年度政府预算案中的防卫费达5.19万亿日元,连续6年创新高。
日本政府近日通过决议,引进 “宙斯盾”陆上部署型导弹拦截系统,增添拦截巡航导弹能力。计划2023年前后投入使用。尽管日本防卫省强调引进陆基“宙斯盾”是为了强化日本防卫能力,但这一装备实则具有攻击性,会对中国和俄罗斯产生威胁。
日本防卫省正在探讨以F—35B战机作为“航母舰载机”,并计划将“出云”号驱逐舰改造成可起降战斗机的航空母舰。“出云”号舰可搭载14架直升机,改造成航母后可搭载10架F—35B战斗机。1月26号,日本组装的F-35A AX-6号机首次降落航空自卫队三泽基地开始部署。
中国网友说,日本在抓紧部署F35战机,中国歼20也要抓紧了。
三是日本的钚可造6000枚核弹。
日媒称,将于2018年7月到期的《日美核能协定》在1月16日确定将自动延长。该协定允许日本推进乏燃料的再处理,是日本核燃料循环利用政策的依据。
核燃料中的钚可转用于核武器。日本目前在国内外持有47吨钚,相当于约6000枚核弹的用量。在朝鲜推进导弹开发的背景下,日本目前持有47吨钚,引起国际社会担忧。
此前,俄罗斯《独立报》发文《日本大量囤积钚,亚洲可能打响核军备竞赛》称,日本囤积的可用于制造武器的核材料数量已超过了美国及俄罗斯。东京有意启动工厂,对核废料进行加工,能够年产千枚炸弹。文章称,为何日本如此不遗余力地囤积钚?中韩两国都充满疑问。
C。中日会形成一种新型关系吗?
地球村9号认为,安倍政府近期对中国示好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美国的变化。美国自特朗普上台后,他坚持“美国优先”的很多做法,使得安倍对日美关系前景感到不安。
二是老欧洲的变化。当前欧洲局势复杂,英、法、德等面临诸多困难,这也令日本有点无所适从。
三是中国的变化。西方大国在整体式微,中国却在快速发展,安倍希望能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从而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安倍多次提到“一带一路”,说明他是在乎的。
这些都是基于日本利益,安倍才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然而,安倍执政5年来,几乎每次出访都会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因此,这样一位首相,现在大谈要恢复日中关系,这不得不令人生疑。
美国坦普尔大学亚洲研究部门主任金斯顿说:“出现了一些缓和与积极的信号,但关系的改善将是有限的,而且很容易脱轨。”
中国学者黄大慧说:“日本遏制中国的努力不会改变。两国之间的对抗将在未来持续很长时间。”
学界不看好中日会形成一种新型关系。这里原因很复杂。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因是日本背后是美国。美国公开宣称中国是第一战略竞争对手,并提出实施“印太战略”,日本只有跟着跑的份儿。因为,日本还不是“正常国家”!日本只是美国战略博弈的棋子。说起来很残酷,但这是历史造成的事实。
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是中国的战略任务。“一带一路”是对冲美国战略压力的关键抓手。目前,中国正在进入产能溢出和资本扩张的初期,“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标志中国版的全球化进入初始阶段。
美国以“修昔底德陷阱”理论为基点,认为只要能够打压住有挑战能力的国家,它就可以继续维持它的霸权,就像奥巴马说的那样继续引领世界一百年。
选择中国作为竞争对手,美国就会给我们不断挖坑,让中国往里跳。先是推动日本人搞钓鱼岛,激化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直接导致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毁掉,由此延迟了人民币国际法的进程;接着,美国支持菲律宾在黄岩岛上与中国搞争端,动摇了东盟与中日韩10+3前景;在韩国进行“萨德”部署,中国和韩国围绕“萨德”的争端,又影响了中韩自贸区的发展。
遏制中国,美国坏主意多着呢。美国是美国人的美国,对特朗普们不要有幻想!
地球村9号认为,对于安倍,我们要继续听其言、观其行,并加快提升中国力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日韩走近,构建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或将成为可能。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当下,我们用“一带一路”红利吸引日本深度参与,中国版的全球化运转起来,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进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历史上大国崛起大多经历过战争。这一次,中国也许例外。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