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暂停向巴基斯坦提供19亿美元援助 最担忧的反而是印度

军迷圈
文|海外探客
春天还没到,但印度已经春风得意,或者说感觉一年四季都是春天。除了将用一场阅兵招待东盟10个国家的领导人外,印度在对美外交上获得了不少突破,在白宫的抬举下,印度俨然成为印太地区的轴心。印度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美国承认其“南亚霸主”地位。美印相互需要,一拍即合。

最明显的转变出现在特朗普公然偏袒以色列一事上。当埃及、沙特、科威特等10多个国家一致要求印度做出明确表态时,印度外长阿克巴尔拒绝做出澄清,只是声称“立场是一贯的,不受第三方干扰”。2017年12月21日联大进行投票,印度也反对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这令不少印媒松了一口气。印度到底还是不敢违背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见。但必须注意到,印度力挺巴勒斯坦建国的立场已经淡化了许多。莫迪2017年6月访问美国后,马不停蹄就访问以色列,但偏偏没有去巴勒斯坦安全机构所在地安姆安拉,连表面的政治平衡都不要了。
由于惹恼了北方强邻,印度急于抱美国的大腿,同时与以色列持续数十年的地下“恋情”也浮出水面。向美国集团靠拢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美国希望从经贸到军事上都强化与印度的关系,特朗普也把“印太战略”当成亚洲政策的重点,目的在于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进入2018年不到半个月,美国已经给印度送上3个大礼包。
首先,为了让印度死心塌地,美国“抛弃”了传统盟友巴基斯坦,特朗普在2018年初就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除了谎言和欺骗,什么都没做。”——并把在阿富汗的失败归咎于巴基斯坦。特朗普成功甩锅。

美国已经暂停向巴基斯坦提供近19亿美元的援助,逼迫巴基斯坦加大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而印度并未欢欣鼓舞,反而只是表示谨慎乐观。印度人怀疑美国施压巴基斯坦只是为了稳定阿富汗局势,尤其是反对把“中巴经济走廊”延伸到阿富汗。印度认为自己是恐怖主义受害者,但美国依然依赖巴基斯坦的通道进入阿富汗,不可能把事情做绝。
印度更大的担心是,美国人的做法会把巴基斯坦彻底推向中国,帮助中国扩大在南亚的影响力。巴方已经要在中巴贸易里完全抛弃美元而使用人民币,印度还紧盯着巴基斯坦的吉沃尼,生怕这里成为中国的军事基地。特朗普似乎在给莫迪“帮倒忙”。
而事实上,巴基斯坦遭受恐怖主义荼毒正是在支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决定打击塔利班之后,为了配合美国,巴基斯坦承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获得的援助只是杯水车薪。美国防长马蒂斯配合印度,在2017年10月公开反对“中巴经济走廊”,还要断了巴方的财路。
美国为了眼前利益而背信弃义,不仅打破了南亚地区的安全平衡,还令其威信扫地。莫迪需要思考的是,美国为了驱使印度去填阿富汗的大坑,可以插巴基斯坦两刀,那么未来也照样可以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出卖印度。在美国人看来,伙伴就是用来交易的。
其次,美国驻印大使在1月11日承认印度是印太地区的“领导力量”,为印度许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美方认为,只要按照美国的建议,印度或将可以取代中国成为所谓的商业中枢。为了打消印度的顾虑,他还声称“印度制造”与“美国优先”并不排斥,而是互惠互利。美国公司正在寻找“替代市场”,印度是最有希望的那个,而“美印自贸协议”也应该有个路线图。

第三,美国决定扩大对印度的武器供应。特朗普在2017年12月18日公布的最新版“国家安全战略”里,把中国当成最大竞争对手。美印形成高度共识。为此双方将扩大军事交流,甚至可能相互派驻联络官到对方的战斗指挥单位。美国的盟友们已经领会了意图。新加坡与印度签署了海军合作协议,向印度海军开放了樟宜港。如果没有美国的默许,很难想象印度的军事影响力能够扩张到马六甲以东。
收到特朗普的3份大礼,印度反而开始惴惴不安,陷入忧惧,担心刺激中国。印度只有一艘航母,有限的军事力量尚不足辖制印度洋的几条重要航线,如今陆上要顾及阿富汗,海上要顾及马六甲,表面上看风光无限,但强弩之末的后果谁都明白。讽刺的是,印度洋如今是个筛子,有多国军舰和潜艇都在这个区域游弋,这难道不是美国要制造的局面?所谓的“南亚霸主”不过是美国利用的工具,如果不给印度多树几个敌人,又如何能让印度甘心匍匐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