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马克龙访华第二天变脸?中国强硬反击 数百亿大单取消

军迷圈

关注

文|天涯军事

法国总统马克龙自2018年1月8日起开始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1月9日,也就是他访华的第二天,马克龙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发难。

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1月9日敦促中国领导人进一步开放市场,否则将面临其它国家关闭与中国双边贸易渠道的风险。 

马克龙是在一场面向中、法两国企业家的演讲中发表上述言论的。马克龙此行正值英国即将脱离欧盟、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采取更为内向型的政策之时,全球影响力重新调整迎来新的契机。 他在讲话中指出,法国与中国的贸易存在300亿欧元(约合360亿美元)的赤字。他警告说,这种情形在政治上是不可持续的。 

除了敦促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外,马克龙9日还呼吁欧洲各国采取更加协调的方式与中国展开贸易活动。(欧盟以一个声音处理对华事务)他曾多次提出,欧洲国家与中国商讨贸易问题的目的很多样,有的寻求获得更加开放的环境,还有的则寻求得到更多的许可,希望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 

马克龙说,欧洲国家需要采取协调的方式,让中国可以更多了解欧洲国家的意图。 

2017年8月底,马克龙在法国驻外使节会议上首次系统阐释自己的外交政策时,曾7次提到中国,相比之下,提到美国和德国分别只有3次和4次,对中国的重视可见一斑。 

马克龙对中国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他将中国视为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竞争对手。比如,他在去年8月底的会议上说,如果法国不秉持多边主义,其他大国就会抓住多边主义的工具,最突出的就是中国。2017年,马克龙还力推欧盟建立外资审查机制,主要针对对象就包括中国。 

但另一方面,马克龙也认可中法关系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希望延续中法之间长期积累的信任和友谊,他更意识到,在应对气候变化、朝核问题等重大议题上,与中国的合作不可或缺。

长期以来,中欧关系逃不脱“恶化——改善——再恶化”的怪圈。中欧合作的三领域,经贸合作是成果最多,对改善双方关系影响最大。相比之下,人文、政治合作就逊色许多。但近年来,西欧渐走出债务危机阴影,经济复苏加快,与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摩擦不断,欧盟在市场经济地位和贸易规则制定上与美国站在一边。美欧发达国家一边指责中国开放不足,一方面在知识产权、环保和劳工保护等方面设置壁垒,阻止中国产品进入。

经贸方面的摩擦与中西间泾渭分明的政治差异合流,鲜明地表现为中国实力增强后,西方明显的不适应和警惕。法国在欧盟内政治地位削弱,马克龙新年首访中国当务之急就是寻求中国合作,重振法国的世界地位。但法国仍带有居高临下的审视眼光看待中国发展。两国声明罕见提及中法分歧。

此前,行业消息人士称马克龙访问中国期间,空客将达成一项数百亿美元的新协议。其中可能包括184架客机的订单。但是,1月10日,马克龙的首次访华之行正式结束,但是备受关注的空客A320客机订单迟迟未正式公布。

一般而言,法国领导人访华期间,也都会签订空客飞机采购协议。但马克龙此次访华期间至今没有敲定采购协议,空客目前只与中方签署了框架协议,将位于天津的空客亚洲总装线A320系列飞机产量由目前的每月四架,增至2019年初的每月五架和2020年初的每月六架。 

与特朗普访华签下的高额大单相比,马克龙此行的经贸数字略显逊色;欧洲媒体也认为。空客订单未能及时在访华期间敲定,对于法国和欧盟而言,也是一次不可忽视的挫折。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对于商业大单成绩遭质疑不够亮眼,马克龙表示,“我不希望给人一种印象,来中国访问是签署高额订单的。与数字相比,我更看重后续的结果”。在访问结束之际,他再次回应这一问题时称,其他国家喜宣扬高额的数字,而掩盖一些不够光彩的事实:“我的哲学是不要炫耀名义上订单的数额。” 

1月10日,马克龙表示,法国将尽快与中国确定184架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的订单。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