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狂魔解放军:火炮技术和装备实力已是世界第一

军迷圈
文|刀口谈兵
作者:瀚海狼山

我军从1927年诞生到抗美援朝,长期气多钢少,可以说吃够了火力不足的亏!因此一五期间,从苏联成套引进工业大项目,首批就有以“无缝钢管厂”的名义建设大口径炮管生产线!所有的枪管、炮管首先都是无缝钢管。只是强度比普通的无缝钢管要强百倍!
引进的苏式大口径火炮,主要有122毫米榴弹炮、130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榴炮!

其中152牵引加榴炮,是对越反击战和两山轮战的主战兵器,给予敌人80%以上的杀伤,是这种大炮造成!我主力炮群,是出境作战战绩最好的部队!而在两山轮战中的1985年,曾经创造一天内轰掉3500敌军的记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笔者就曾经拿着小红旗、吹哨子在军转站让这些大炮上下平板列车。当年全国高站台还非常少!所谓高站台,就是列车车厢平面和站台的高度大体一致,特别有利于坦克、重炮、导弹车等重装备迅速上下列车。

而重装设备快速上下列车,任何时候都是重装师团必须演练的基本科目之一。履带式重装备的机动过去主要是靠铁路,现在也可有通过拖车从高速公路机动,但仍然以铁路机动为主。战役行动中,若因为站台和车厢有高差,装备上下车不及时,行动拖沓,可能还没上下车到达战场,就被战略空袭炸毁在列车上或集结地了!
朱日和演习,有一个环节就是打车站,甚至设想采取战术核武,突击车站和集结地。而每支参演部队,都必须演练靠人工堆砌枕木,做成临时的“高站台”,演练让坦克和大炮紧急上下平板列车等科目。

2000年以后,铁道部要求全国全部新建火车站,都必须是高站台,老火车站也逐步加高成高站台。不要小看这项改进措施,一个全国铁路站台高度的差异,就可能造成重装师团,向某个战役方向投送兵力的到达和下车时间,拖延3天到一周!现代战争,几周就打完了,贻误战机,后果将不可挽回,细节决定军事斗争的最终成败。
152牵引炮保有数量非常大,全国估计还有上万门!炮弹储备也非常多,按照打报废一门炮的身管要发射3000发以上的炮弹计算,一门炮再准备2个备用身管,那么储备炮弹的基数就会接近上亿发,这是为世界大战做的储备规模!

目前152炮,逐步向预备役炮兵下放,主力重装师团换155自行大炮。152毫米的炮弹可以临时加套上铜箍弹带,当155口径的炮弹打出去!但155毫米口径的炮弹,却无论如何不能用152毫米炮打出去,因此海量的152毫米炮弹储备,未来战争中还可用,不是太大问题。
152牵引加榴炮的射程不大,一般不超过25公里,作战对象主要在15到20公里范围内。两山轮战,打击对方炮兵和装甲目标,或者重要火力点,一般彻底摧毁一个点(让对方数个月内难以重新恢复工事,算彻底摧毁),要发射150发到200发炮弹,这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是长期战场测绘、大量试射的结果,炮校的教员都很佩服一线炮兵。

而给152这种大口径老式榴弹炮,配备新式制导炮弹后,摧毁当年的类似的火力点,只需要一到两枚制导炮弹就够了。制导炮弹还可以打慢速移动的车辆。前线使用制导炮弹,需要一线步兵先用激光器瞄准照射目标,呼叫炮火火力急袭。
今后的一线步兵,更熟练的使用激光瞄准器和呼叫电台,比步枪打靶成绩更重要,现在我们一些兵工厂接到的中东土豪对大口径制导炮弹的订单,数量多到感觉也是按照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在准备!但我军自身对制导炮弹的装备还不普遍。今后连迫击炮弹也要全面制导化,大大节省弹药,打击效率却更高!

152炮也有自走型,但大部分是牵引型,由于存量巨大,152口径今后还将长期存在,作为预备役战备为主。采用制导炮弹就是其升级方案之一。
中国炮兵早年主要学苏联,但目前整体水平比俄国同口径武器系统还先进了。主力师团的炮兵部队,已逐步实现自走化和智能化。100或105毫米轮式突击炮作为伴随营连直接突击的轮式伴随火力,以直射为主,曲射火力弱。122毫米自行榴弹炮是师级以下伴随火力。我们不能学美军火力口径直接从155到105,若只保留这两样,从师级到到营连,中间空白太大。美军一向喜欢利用独一无二的空战优势,呼叫空中火力支持,而对以靠火炮压制为主要打击手段的中国陆军,合理的层级火力配备,是必要的。

与北约155口径一致的自行火炮系统,是我军今后主力大炮,在火力强度、智能化、射程、精度和威力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我陆军各主战集团军,都逐步装备155先进自行加榴炮营,重点集团军还会加强到多个营。155自行履带炮是重型装备,军或师炮兵直属,远程压制、反敌方炮兵,是世界现役最好的火炮。装备数量会逐年增加。估计一年增加30到40辆,每年新装备一个炮兵营没问题,其保有数量在世界陆军强国的炮兵中也是不多见的。

任何一国的陆军,装备100门自行155自行远程大炮,已经是在全世界数得着的地面火力集群。一辆155履带自走炮,加上支援车辆,价格已经接近一架三代战机,因此各国装备的总数量仍然非常有限。中国陆军目前已经有数百门这种大炮,绝对世界第一!
当代世界上的现役155远程火炮系统,绝大多数出师于布尔博士的设计。而中国的155系列,和南非的G5、G6火炮,有明显的脉络联系。
南非的火炮技术,早年一度是布尔博士的嫡系真传。而我国最早得到苏联的全套造炮技术后,又间接师从布尔,集东西两大集团顶尖造炮技术之大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钢渣重融、身管自紧技术上,世界领先!

美日韩这类技术都不完善。他们三家的高膛压坦克炮,全部原装进口自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炮管都不是自己的,瞎吹坦克先进有什么用?最可笑的是南棒,靠超低价格甚至是倒贴资金的方式,出口他“自主研发”的K9型155炮,自我吹嘘世界第一,实际上他的自用型号,都经常炸膛,这也是没有钢渣重融、身管自紧技术的表现。
当前,在火炮整体技术和装备实力方面,若中国人说自己是世界第二,没人敢说是世界第一。中国陆军目前还保有4万门以上的大口径火炮,美国专家曾经撰文:有四万个理由来尊重中国!

我们从来是大陆军、大炮兵主义,是身管火炮和火箭炮的双料世界冠军!今后除了继续增加装备履带式重炮,还会增加大口径轻型炮、卡车炮的装备数量,用于青藏高原等特殊战场环境。
对印度阿三这类不论大炮小炮,连步枪都要进口的国度,想和我们拼地面火力?注定要悲剧。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