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2018,两岸统一的脚步近了!看蔡英文如何作困兽斗

军迷圈

关注

文|军武格子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军武格子铺

 

A。 2018,两岸统一的脚步近了!

这几天,台湾一些学者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发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中的总任务,在“本世纪中叶”要“建成现代化强国”。同时,“推进祖国统一”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写进了中共十九大报告。

这是啥意思?可以这样理解,新时代要推进两岸统一。

他们也认识到:走进新时代,两岸统一不可逆转!

事实上,从2018新年反馈的信息看法,两岸统一的脚步近了:台最新民调显示:仅2成民众满意蔡英文施政,近7成不满!

据台湾亲绿媒体《天下杂志》2018年1月2日公布的调查结果:23.8%的台湾民众对蔡英文施政表现满意,67.7%的民众对蔡英文施政表现持不满意态度。至于国族认同问题,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民众比例创近5年的新低,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台湾人”的民众比例为34.1%,创历年新高。被问到最支持哪一个政党时,支持民进党、国民党及第三大党“时代力量”的比例都有所下滑,高达72.8%的民众回答“不支持”或“没有特定政党倾向”。

此外,对于台湾的前景,民众悲观大于乐观,高达72%的民众对台湾经济表现不满意,近60%的民众对台湾未来发展感到悲观,还有2.5%的民众认为“新的一年自己的经济情况将每况愈下”。

另据2017年12月31日“台湾民意基金会”公布的民调:蔡英文的声望持续走低,仅35.9%民众赞同她的领导方式,但有46.6%不赞同。报道称,回顾2017年蔡英文声望民调,全年平均35.5%,相较于上台第一年的平均值51.65%,2017年可谓是蔡英文民调黯淡的一年。

地球村9号认为,这个调查数据应该是靠谱的。

民怨在上升。每逢元旦,台湾地区领导人按照惯例都会发表元旦文告,但蔡英文自2016年就任后就不敢搞相关活动。

2018年1月1日台湾“总统府”举办升旗音乐会,蔡英文本想借机宣传所谓的“2018幸福共好”,没想到却是在抗议声中结束。这天一大早,就有抗议团体到“总统府”前抗议,反对“劳动基准法”修恶,要求有条件松绑“一例一休”等。他们还模仿她的口吻发表“元旦文告”,“我们要让大财团幸福,我们要与大老板们共好。”

民众不断表达两岸统一的意愿!

1月1日,金门知名的“模范街”响应当地东门里长蔡祥坤和陶艺工作者王明宗的想法,街上挂起了五星红旗。

看到此番景象,台湾艺人黄安在微博上发帖表示:“太棒了!统一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华儿女共同心愿!”黄安直呼:“2018,距离统一更近了!”

就在同一天,台湾彰化县二水乡碧云禅寺也举行了一场升旗典礼。台湾统派人士自2016年10月1日起,每逢国家重要节日,都会在此地以升五星红旗的方式庆祝。

这两年,五星红旗在岛内升起的新闻似乎愈渐频繁。台湾“中华爱国同心会”自2014年10月开始,每月都会在台湾举行一次升五星红旗仪式。台湾统派人士魏明仁受访时就曾表示,民进党当局让他失望透顶,更让他在台湾的生活非常痛苦,他希望大陆早日解放台湾。

  B。“台独”若一意孤行,统一必将加速

国台办原副主任王在希接受媒体采访时讲得很实在:“台独”一意孤行,统一必将加速。台独之路走到尽头就是统一。

当然,有好事者也很快将这句话传到蔡英文那里去了。又有好事者联系大陆军方频繁到台湾岛东部活动,问她如何因应。

蔡英文工作很忙!忙过很久才回应。坦率地说,她回应时有点紧张。蔡英文当时口误说“就任总统500年”,还说“不相信大陆会对台湾动武”。

蔡英文还宣称,“将不卑不亢、稳住两岸,维持区域和平与稳定”,并再次重申“维持现状”是台当局不变的立场,“会尽责保持善意,维持稳定一致且可预测的两岸关系。”

蔡英文为何认为“不相信大陆会对台湾动武”?因为,她对玩两套动作很自信:一是加速“去中国化”,思想洗脑,搞隐形“台独”,二是抱大腿,拉美国去救她。

“去中国化”在台湾也有几十年了,并且还在加速。蒋经国时代的区区几个“台独”分子,到如今台湾绿营的庞大规模,有不少人不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因为对台贸易,他们端起碗吃大陆的饭,放下筷子骂中国的娘。

蔡英文在去中国化的同时,还在台湾持续灌输和培养西方价值观,培养民众对西方的认同感,造成岛内人在文化和心理上在大陆外越漂越远。

地球村9号认为,2018年,台海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台独”势力干扰破坏两岸关系的风险变数增多。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2018年新年贺词中表达强烈的国家意志:我们绝不容忍“法理台独”分裂行径,也绝不坐视“渐进台独”侵蚀和平统一的基础。

张志军还提出了2018年“推进祖国统一”的具体路径:新的一年里,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立场不会动摇;坚决反对和遏制各种“台独”分裂行径的态度不会含糊;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亲情的脚步不会停顿。

对于蔡英文想抱大腿的做法,就在新年前,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回应: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坚决反对美台之间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中国驻美公使曾公开表示,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其实,“去中国化”在加速,统一也将加速。

C。台湾问题实质是中美博弈问题

地球村9号认为,台湾谁上台,谁下台又如何,仍然改变不了漂在海外的现实。表面上,是台湾当局在和大陆讨价还价,实质是中美博弈问题。台湾当局本身没有多少筹码,但他们是美国对华遏制的筹码,他们只是中美博弈的一枚棋子。

精明的商人特朗普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2017年12月18日公布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首次将中国定义为“最大挑战者”。之前,美国传统上将中国看作重大但不紧迫的挑战,将俄视为紧迫但相对不重大的威胁。这一次序发生变化,将中国对美国的威胁排到俄罗斯前面。

中国两国博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经济博弈。“人均GDP从200美元升至8200美元,人均寿命从66岁提升至76岁……”美国《明星论坛报》日前刊文称,虽然中国崛起在我们眼前发生快40年了,但其对14亿人命运的改变并未得到充分理解和认识。美国开始担心,“定义我们这段历史时刻的,可能是中国惊人的经济崛起。”

二是政治与意识形态博弈。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引起世界关注。美国开始指责中国近年来试图在国外扩展“威权政体某些特征”,未指名地宣称某些对手“使用宣传工具诋毁民主制度”“推进反西方观点”“在我们内部制造分裂”。

三是地缘政治博弈。美国宣称中国以损害别国主权的方式在周边扩展权势,试图在印太地区取代美国的地位。宣称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搞基础设施建设,在世界各地不断扩展影响。

四是军事博弈。毫不意外,中国军事领域包括核力量、常规力量、军事工业、外层空间、网络空间、情报等领域,展现强大竞争力。美国很生气,指责中国在南海种了一串小岛。

五是教育文化博弈。美国宣称中国的经济和军事进步一定程度上与中国接近美国的创新经济及大学有关。

面对博弈压力,中国当然不会一味妥协,但也要小心掉入恶性竞争、甚至“新型冷战”的陷阱。总之,中国可以成为竞争中更成熟的一方:主动限制竞争的性质和烈度,努力拓展交往的深度和广度。

中美博弈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台湾未来。

当然,解决台湾问题,若失去和平选项,不一定会等到军事准备完全成熟,出现突发事件就可能引发武力!

有人会问:若武统,美国会参与战争吗?也有人会反问:美国凭什么参战?

一是武统是中国内战继续。美国同新中国较量,已经有了三次教训:入侵朝鲜、入侵越南和入侵老挝均没有赢过。更何况这是中国内战在60多年后的重启,中国国力已今非昔比。一旦美国插手中国内战,会引起13亿中国人民的愤怒。中国人生气,后果很严重。美国没有打赢中国的把握。

二是美国难以再次组织对华制裁同盟。即便美国再次组织对华制裁,恐怕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未必能再度组织起对华制裁阵线;而且美国还不得不考虑我国必然发起和组织对美反制裁后果,引发美国国内大乱,甚至全球局势发生链式反应。

三是美国没有和中国拼命的底气。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出现两个核大国发生战争。中国为了祖国统一自然不惧一战。中国有5000年历史,经历过多次战争胜利和失败。美国只有300年历史,难以承受与中国较量的失败。即使是常规战争,也难以和中国打持久战。另外,中美贸易中断,也难找到打仗的银子。

当然,战争不是美国想要的选项,也不是中国想要的选项,因为和则双赢,战则两伤。和平统一虽然是中国最愿意看到的,但也不排除武力统一的可能性。

总之,我们要看到,人类历史上的大国博弈都是一场持久战,比的是综合耐力。美国在式微,中国在上升,时间在中国这头。

我们既要自信,也要有耐心!

蔡英文该歇菜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