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号称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为何在苏军面前不堪一击?

军迷圈

关注

文|深度军事

摘要: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即苏军进入东北。曾被誉为日军中最精锐的“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却在苏军的进攻下不堪一击,仅仅几天时间就基本溃败,关东军表现如此之差到底是什么原因?

图1:日本关东军为什么在苏军面前不堪一击?

其实,关东军和苏联红军的交手,早在1939年的诺门坎就曾有过一回了,不过日军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在诺门坎败的那么惨,实际双方的损失都不小。诺门坎事件开始时,苏军第57特别军军长名费克连科,这个人是苏联国内大清洗后当上的军长,缺乏作战经验,日军发起进攻后,他还在离战场120公里的地方指挥,对战场情况完全不了解。所以,战役初期,苏军接连失利。后期虽然换上了朱可夫,但是诺门坎战役结束时,苏军无论是人员伤亡和物质消耗都比日军大的多。日军死亡8440人,受伤8000多人,并非传说中的六万人。

诺门坎战役是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这是因为苏联人遏止住了日军的侵略,没有让日军继续推进。从这个角度看,苏军当然是胜利者。如果从伤亡代价和装备损失的角度看,反倒是苏联的损失更为惨重。所以,你可以认为诺门坎战役是苏联的一次惨重的胜利。

图2:诺门罕是苏军的一场惨胜

如果是说二战末期苏军对关东军的风卷残云,那时的苏军是经过二战最残酷的苏德战场的锤炼和洗礼。战术技能,大纵深作战各方面都趋于成熟。并且火炮众多,坦克部队更是完全日军不能比的,况且日军一些筑垒地域的情况苏军也有一些掌握。

反观日军,关东军的精锐大部分被抽调到太平洋去对付美军,或者调回本土准备进行本土决战,留在东北的精锐部队数量非常少,所以不论从人员素质,或者是武器装备质量,已及经验值;苏军对付日军都完全没问题。也就是说,日军未必还是当年的日军……而苏军,已经脱胎换骨了。

图3:日军已经不是当初的日军了

让我们来仔细盘点一下,关东军最鼎盛的时候是1941年开始的“关特演”大演习时组建的那批部队。当时日本认为苏联在远东有30个师,并且认为1个苏军师战斗力相当1个日军师团的50%-70%,所以20个日军师团就足以保持对远东苏联的优势。最后,第1、第8、第9、第10、第11、第12、第14、第23、第24、第25、第28、第29、第51、第57等16个师团进入东北成为关东军对苏决战部队,另外还加强了3个坦克联队,2个装甲工兵联队,10个野战重炮兵联队,6个独立重炮大队,4个速射炮大队,1个独立山炮大队,8个野战高射炮大队,7个野战机关炮大队等配属火力单位。

太平洋战争爆发,关东军有相当部分被调到太平洋战场,第24师团在冲绳,战车第2师团1个旅团在菲律宾,第14师团的1个联队在佩里硫岛被美军消灭。真正的大头,第1战车师团、第9、第11、第12、第25、第28、第57等7个师团以及一大批炮兵、工兵部队被调回本土和台湾,准备本土决战,最后这些部队反而一直保留到战争结束。

图4:大部分关东军精锐都被调回了本土

到19456年8月,苏军所面对的关东军,实际上都是1944年底到1945年上半年才组建和扩建的新部队,其中主要的兵员都是1945年春夏征召的25万日本侨民,而且这些新部队装备匮乏,甚至连人手一支步枪都做不到。

即便如此,苏军从8月9日夜里开始进攻,实际上到8月16日,关东军才根据日本天皇的战败诏书正式宣布投降,仅有极少数失去联系的部队还在战斗,直到8月20日战斗才全部结束。而就在这几天里,苏军都没有在战斗中歼灭过日军1个师团,或者通过战斗占领一座中等城市,或者攻克任何一处日军坚守的联队级阵地。可以想见,要是面对的是1941年时真正的关东军,苏军也未必能占到什么大便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