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程师在中国偷学一技术改进后称首创 却被日本抗议

军迷圈
文|强国网

资料图: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精密的热力机械,作为飞机的心脏,被誉为“工业之花”,它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技术门槛很高。
但在最近央视播放的一档节目中,谈到了今天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制造中运用到了一项我国春秋时代就在使用的生产技艺。真是令人再次赞叹中国人的智慧。

失蜡法铸造的云纹铜禁
这一技艺就是失蜡法,也被称“熔模法”,是一种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即用蜂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耐火材料填充和敷成外壳,加热烘烤,待蜡模全部熔化流失后,浇灌熔液,铸成器物。失蜡法的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可追溯到商代中晚期。目前已知最早采用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是楚共王熊审盂。
千年以来,失蜡法传承至今。在四十年代中期,一位美国的工程师奥斯汀无意间在中国发现了这一技艺,可解决当时采用精锻工艺制造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容易断裂的问题。在其回国后,改进了这一技艺并申请了相关专利,改称为熔模铸造。1955年奥斯汀实验室提出首创失蜡法的呈请,日本学者鹿取一男根据中国和日本历史上使用失蜡法的事实表示异议,最后取得了胜诉。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建国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航空制造工业初步建设完成。荣科和师昌绪两位院士运用失蜡法结合石英管的方式制造出的空心涡轮气冷叶片,也使得中国在当时的航空发动机领域前进了一大步。
伴随着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历久弥新的“失蜡法”铸造技术也将伴随着中国的一代又一代的战机共舞蓝天。我们唯有坚持不懈的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才能让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在我们自己手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