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俄产基洛潜艇 卖给中国的和越南的差距这么大

军迷圈
文|每日点兵
古希腊神话里,海神波塞冬有一把鱼叉,只要一把鱼叉举起来,波塞冬的对手就必死无疑。于是,美国造的畅销全球的反舰导弹名字就叫“鱼叉”。波塞冬的鱼叉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三叉戟,所以美国畅销全球久而不衰的潜射弹道导弹名字就叫“三叉戟”。
俄罗斯同样有类似这样的神器。冷战期间,俄罗斯为了对付横行霸道的美国航母,专门研制了性能极好的反舰导弹,名叫“日炙”,又称为“白蛉”。这型导弹装配在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上,卖给了中国成为956型驱逐舰。所以,美国对与中国打小规模海战有了顾忌。

但俄罗斯还有一种同样令美国海军望而却步的水下神器卖给了中国,名叫“基洛”级潜艇。这种潜艇做工结实、性能优越、可靠性极高,关键是还配备了同样为美国海军量身打造的反舰导弹“克拉布”。这款导弹同样也有一个别名,叫做“俱乐部”。

说完这些铺垫,下面进入正题。据环球网报道,2月28日上午,两艘全新的基洛级潜艇在金兰湾举行升旗仪式,正式加入越南海军。这种型号为636M的基洛已经是越南海军的第三批。同样是基洛级潜艇,俄罗斯既卖给了中国,又卖给了越南,二者有没有区别,如果有的话,区别在哪儿?
可以肯定地说,有区别,必须有区别。区别在哪儿呢?加拿大《**防务评论》在相关报道中曾经提到,越南海军的“基洛”级潜艇在潜望镜、电子侦察装置、消声瓦上都采用了新技术,而且搭配的“俱乐部”导弹也是最新的型号。相比之下,由于中国购买“基洛级”的时间较早,相应的技术自然较为陈旧。

但是,“基洛级”作为冷战时期苏联研制的一款潜艇,就像美国在冷战时期研制的“提康德罗加”驱逐舰一样,许多技术当时领先全球,至今也并不落后,特别是在武器系统的可靠度上,甚至是许多21世纪研制的武器系统都难以企及的。事实也证明,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真正的军力的顶梁柱并非“水下滑翔机”之类的新技术“概念产品”,而是扎扎实实的成熟型号的装备。
回到中国和越南同时拥有的“基洛级”上。在对比装备新旧、部分技术变迁的同时,还有一个最核心的因素,那便是最终决定战斗力高低的因素——人。

近3年来,越南“基洛级”上的潜艇艇员一直有一个惯例,就是赴印度接受操作培训。印度有9艘基洛级潜艇,而且事故频发,基地搁浅、起火沉没、两艇对撞等等均已世界闻名。但是,越南还是每年派出计划在潜艇上工作的海军人员去印度接受培训。其中一个显然的原因是,越南无法自主培养人员。
且不考虑出国培训的费用、语言障碍等等一系列困难,越南自己不能培养潜艇操作手这一现象直接暴露了他们对基洛级潜艇掌握不够深入的核心缺陷。这本身就是战斗力弱甚至毫无战斗力的直接表征,加之“名师出高徒”,印度海军对基洛级的掌控水平也亟待提高,可想而知教出来的越南学生能够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上图:印度基洛级潜艇起火沉没后被打捞出水
至于中国的基洛级潜艇艇员,别的不说,2014年,372潜艇遭遇“水下断崖”但依靠艇员力挽狂澜化险为夷的案例,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上图:372潜艇紧急拉动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