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气!中印当面谈洞朗 王毅外长霸气警告印度

军迷圈
文|环球洞察
当地时间12月11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德里出席中俄印外长第十五次会晤期间,会见印度外长斯瓦拉杰。
据东网12月12日消息,王毅在会面上形容,2017年中印关系总体保持发展势头,双方都为此做出了努力,“但并不令人满意”。

印度边防部队越界造成的洞朗事件,使双边关系经受严重考验,而此事最终通过外交手段予以和平解决,“但教训值得吸取”,应避免再次发生。
斯瓦拉杰则表示,印度始终高度重视对华关系,而两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洞朗事件,充分体现了双方的政治智慧;
印方认为印中共同点远远大于分歧,两国应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绝不能让分歧演变成争端,争端演变成冲突;愿与中方恢复各项双边机制性安排,推进各领域合作。同时管控好分歧,共同维护边界地区的和平安宁。
在靠近锡金-不丹-西藏三地交界处的洞朗地区,约有1,600至1,800名中国士兵已经建立起了事实上的驻扎点。据《印度时报》12月11日报道称,中国军队已经在靠近锡金-不丹-西藏三地交界处建好了两个直升机平台,数十个预制的房屋、掩体及商店,还升级了公路,以应对该高海拔地区凛冽的冬天。
印方安全部门消息人士表示,当印度成功阻止了中国将其已经在洞朗存在的道路向南延伸至洞朗高原以南的姐普山脊,“达到了战略目标”之际,伴随而来的副作用是“中国解放军在该地区几乎是永久性地驻扎”。

此前,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Rawat)就警告称,中国将继续以“切香肠”、展示肌肉和一些别的形式继续蚕食中印之间的“争议地区”。由于印度军队在这个三方交界处占战术主导地位,中国正热衷于攥紧洞朗,以增加其在凸进锡金和不丹之间的春丕河谷的战略纵深。
《印度时报》表示,印度在过去从未反对中国军队在洞朗地区巡逻,但在今年6月,由于中国解放军的部队试图在该地区修筑公路打破现状,造成严重的安全影响,印度才被迫进行干涉。
报道称,在中印对峙结束后,对峙地区曾有过相对的平静,但双方都在实际控制线沿线维持不断增强的武装力量水平。 中国方面除了给部队建造了住所及直升机平台,还升级了在洞朗对峙地点东北约10公里处的机动车道。
11月30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曾就“中国军队仍然在洞朗地区部署,没有按惯例撤离”一事作出回应。 吴谦表示,“洞朗地区是中国领土,我们将根据这一原则,自主决定部队的部署。”
北京时间12月7日,在印度国防部就无人机入侵中国一事以“跨越了锡金段的实际控制线”一语加以搪塞后,中国外交部已在当日的记者会上表现强烈,强调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经划定,边界线中方一侧是中国领土。
在分析人士眼中,中印间冰点下的对峙显然仍在继续。印方的这一特殊表述不仅暗示此次无人机入侵事件仍然聚焦于洞朗地带,更显示出新德里对于洞朗地区早已确定的锡金段边境也想加以不确定化的阴谋。

在印度已于洞朗风波后在中印东、中、西三线继续加以行动之际,可以想象2018年开春后,北京和新德里的边境对峙将不减反增。
发生在12月6日到7日间的印度无人机入侵一案可能正随着中印之间外交、国防领域的交替表态而暂时降温。但表态中透露的只言片语恰恰暴露了这一事件的不同寻常。
当印度国防部口称“锡金段实际控制线(LAC)”,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则强调“中印边界锡金段”时,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正在把所有的矛盾指向一个地方,即曾发生了中印72天对峙的洞朗。
洞朗地区在8月28日印军退去之后一直处于北京占上风的状态。在9、10月间,中国修路队正在500名解放军的保护下拓宽洞朗前沿地堡工事附近的道路,此外,解放军还在前沿十公里一带部署了约1,000人的兵力。
这使得中方在当地进入大雪封山状态后仍然能维持相当兵力的驻留。更可以用“自主决定部队的部署”一语嘲弄不得不在2017年冬天不得不按惯例撤离前沿的印军。
但是,印军大部队的撤离并不代表印方在洞朗地区的偃旗息鼓。印方在12月7日无人机入侵事件后的表态显示出仍有一定数量的印方军事人员能在相关区域维持正常的军事训练行动。
印方的“锡金段实际控制线”一语更显示出新德里从一开始就对北京“中印边境锡金段无争议”的主张置若罔闻。鉴于印军仍在洞朗地区活动,更尝试刺探解放军前沿配置,这意味着2018年开春之后,中印在该地带的新一轮对峙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就洞朗风波后中印边境的当前局面来看,新德里在中印边境的东、中、西三线都开始了较为剧烈的行动。也就在前不久,印度已经在长期行动迟缓的中部边境地带迁走大批边民,开始加速建设此前拖延工期达10年之久的边境国防公路。
鉴于中印中段边境长期以来相安无事,印方此举就意味着新德里可能已经做好了全面出击的准备。 就当前局面来看,印方可能已经把中国西藏隆子县南侧的印控藏南山南地区作为了下一个突破口。
印度防长西塔拉曼在11月的巡访就很能说明问题。根据印度媒体及国防部公布的行程,西塔拉曼不仅强调印军还要在靠近边界的山南德让宗地区修建一座军用机场。
她还专程前往距离中印对峙前沿只有6公里的安娇基比图基地劳军,进而前往配备了18架Su-30等战机的恰布阿(Chabua)空军基地。
相比之下,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在10月29日对山南隆子县玉麦乡守边民众回信,更强调中方民众在对峙最前沿的安居乐业。但印军在1962年后蚕食了玉麦以南的塔克新(Taksing)等地区也是事实。
根据印度媒体12月6日消息显示,印控藏南地区由于经济凋敝,交通不便,当地民众正在逃离边境地带,但新德里恐怕也不会坐视这种局面的继续发生。很显然,在洞朗风波后,中印边境地带的对峙已经被激活。
印度一架无人机近日侵入中国领空后坠毁,解放军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张水利7日表示强烈不满与抗议,指新德里此举侵犯了中国主权。
事实上,印度对发展和部署无人机野心勃勃,甚至已经规划了10年发展计划。印度国防部队2016年3月已敲定蓝图,要在未来10年内斥资30亿美元(约900亿台币),采购5,000多架无人机,而且投标只限能与外国公司合作的国内公司。

分析指出,由于印度缺乏相关行业的专家及专业知识,加上延误和费用超支,种种因素都阻碍了军用战略无人机的开发和生产。以往设法发展军用无人机的,仅限于来自印度的国有企业。
印度国防部一位官员说,未来民营企业将会加大参与,以满足印度军方未来对无人机的需求。印度陆军建议,在未来3-5年内,将无人机装备到营级,而空军则计画拥有具备全面作战能力的侦察无人机中队和无人作战飞机(UCAV)中队。

印度陆军,空军和海军则建议购买战术无人机、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以及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一名印度海军官员说,新德里对中空长航时战术无人机的需求可能会增加,而印度也在加强研发自制无人机。
印度自行研发的“武士-2”(Rustom-2)武装无人机2016年11月完成首飞。然而,“武士-2”原本预计2013年底首飞,足足拖了3年,期间不时被其他因素中断。因此,印度陆军干脆把目光投向海外寻找武装无人机,目前已经和以色列公司敲定了协议。
此外,在隐形无人机方面,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还有一个独立的无人空中监视飞行器专案,类似美国研发的X-45和X-47。同时印度人还打算寻找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太阳能动力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据新华社成都12月7日电,西部战区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张水利7日就印度无人飞行器侵入中方领空并坠毁发表谈话。

他说,近日,一架印度无人飞行器侵入中方领空并坠毁。印方此举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中国边防部队采取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对该装置进行了识别查证。我们将扎实履行职责使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
对于印度无人机的型号以及“坠毁”原因,军方并未透露更多详细内容,不过网友们显然有话要说:

硬气!中印当面谈洞朗,三哥认怂,王毅霸气警告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