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印度处处与中国较劲 却对一小国“割地赔款”!

军迷圈

关注

文|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全球政治舞台上,我们总是关注“主角”大国们,往往忽视“配角”小国如何在大国夹缝中求得生存发展。

亚洲的孟加拉国就是这样,夹在中印两个大国之间,两边谁都得罪不起。

近日,印度外长在访问孟加拉时宣布,给予孟方870万美元的援助,此举被西方媒体视为扩大影响力、争夺对邻国控制权的行动。

不过,870万美元分布到15项发展计划里,如同洒盐一样,每个项目恐怕也只能象征性地得到一点补贴,聊胜于无。

2015年6月莫迪访问孟加拉,向孟加拉提供20亿美元贷款额度,还诱使孟方暂时停止从中国购买潜艇。

2017年4月8日,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访问印度,双方签署为期5年的军事合作协议,莫迪也慷慨地向孟加拉国提供45亿美元贷款,追加5亿美元的信用额度,用打白条的方式帮孟加拉采购印度制造的军事装备,想通过军援积极拉拢孟国军方,通过这种方式在孟加拉国内部培植“亲印派”。

除了“赔款”,印度也有主动“割地”给孟加拉。

印度孟加拉其实积怨已久,关于两国蒂斯塔河的资源分配,还有边界上4000多公里的“飞地”问题。莫迪一次访问的成果就是确定了大约150个小型飞地的归属。

孟加拉国清楚,印度之所以在领土问题上一再退让,主要还是因为印度与中国的战略竞争。

印度宁愿吃一点小亏,也不想将孟加拉国推到中国的怀抱中,莫迪还美其名曰“邻国优先”。

2016年11月,孟加拉国不顾印度反对,仍然购买了2艘中国潜艇。

精明的孟加拉国也不会完全得罪印度,而是会掌握平衡。

近4年来,印度已经至少援助孟加拉国90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合作方面。

尽管无法同中国相提并论,但这对印度来说已经是最大手笔的“赔款”。

孟加拉很显然没有被印度的钱砸晕,选择了最有利于本国发展的选项。对莫迪来说,可能会产生某种失落感,因为印度已经砸了不少血本。

2016年10月,孟加拉国从中国获得的援助金额总计达到230亿美元。

通过利用中印2个大国的矛盾,孟加拉已经获得至少320亿美元的好处。

为何宁可倒贴也要讨好孟加拉国?

印度鹰派毫不掩饰要与中国展开竞争的意图。

印度的资金已经进入孟加拉国三大港口的建设工程,包括新机场、高速公路改造等在内的17个项目也有印方参与。

现在的印度背后还站着日本,有了日本的资金支持,印度更有了底气。

孟加拉国深谙“小国生存之道”,从人口上看,孟加拉是一个大国,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但从领土面积和发展程度上看,又是一个小国,是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长久以来,孟加拉与缅甸的关系又不是很融洽,因此对印度有所依赖。

从地图上看,印度领土几乎将孟加拉国包裹起来,而被印度视为自己嘴边的肉。

在亚洲,能够有实力有意愿帮助孟加拉、同时又令印度忌惮的,只有中国。

如当今世界一样,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和南亚小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不靠边站队,不对任何一个大国保持绝对忠诚,尽量保持独立,牟取最大利益。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