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转折!北斗如日中天 美国恨之入骨却终服软

军迷圈
文|国科环宇
现如今,卫星导航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人出门几公里离开导航就会迷路,不少国人更是言必称GPS,习惯性的将“导航定位”等同于美国造的GPS。但你不知道的是,智能手机和导航仪的信号来源很可能在几年之间已经“易主”——“中国造”的北斗系统,正在强势进入卫星导航产业。这不,美国GPS刚刚与北斗签署兼容与互操作协议,也算打压不成终于服软了,但这次的合作会影响我军信息安全么?
北斗与GPS实现兼容 导航定位精度更靠谱
11月29日,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王力主席和美国国务院乔纳森·马戈利斯助理副国务卿的见证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戴维·特纳副主任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如日中天
根据声明,两大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实现民用信号互操作,并将持续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合作。声明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两系统民用信号B1C和L1C实现互操作。用户同时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号,无需显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此次声明的签署,标志着北斗和GPS在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建设方面,可以实现信号兼容使用,进一步提升导航定位精度,更好地服务全世界的用户。
据介绍,两个卫星导航系统之间的兼容互操作非常重要,简单地讲,兼容和操作就是共处共用,让大众享受更好的服务。中国北斗与美国GPS系统兼容与互操作的实现,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卫星导航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此前中国和俄罗斯已经签署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间的兼容互操作协议。
北斗系统后来居上,性能超越GPS
11月5日,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建设正式开始。按照计划,今年内还将有一次“一箭双星”的北斗三号卫星发射。

2018年前后将完成18颗北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
北斗卫星的性能非常先进,理论上仅需要3颗卫星就能在全球任何一个地点实现定位,而如果有4颗卫星,就可以保证足够的精度了。
大部分情况下,北斗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是平起平坐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北斗系统是优于GPS和格洛纳斯系统的。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北斗三号”建成后,北斗系统在轨道上有35颗卫星,而GPS和格洛纳斯系统分别都是有24颗。北斗系统的星座构型也比GPS和格洛纳斯的更加有优势。北斗系统有高轨卫星,它在我们定位的过程当中受到的遮挡是比较少的。由于地球是球形,如果卫星的轨道比较低,直线传播的电磁波遇到高楼就很容易被遮挡。所以北斗的高轨卫星的抗遮挡性能就比GPS和格洛纳斯的要好很多。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做过实验,证实北斗系统的定位效果确实优于GPS。北斗系统发展得比较晚,却吸取了很多GPS和格洛纳斯的经验,实现了后来居上。
“北斗三号”的发射能够实现全球组网,相当于现在的GPS,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使用北斗导航系统。之前的北斗二号只是区域性地覆盖到亚太地区,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以后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走出去”战略很好地契合。北斗三号预计在2018年能够覆盖“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这样对于我们国家提倡的许多战略都会有影响作用。就像共享单车,他们都在向海外布局,如果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还没有跟上的话,这些共享单车在海外只能使用GPS导航系统。
在过去五年,北斗技术不断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经济结合。这给了北斗系统“换道超车”,超越GPS等世界其它导航系统的机会,北斗技术融合新经济将继续下去,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北斗开放合作早有规划 痛击GPS却并非下狠手
北斗和GPS等强手的赛跑,首先是在国内民用市场的较量。庞大的消费人群和行业用户,使得中国拥有巨大的导航定位市场。中国的北斗系统,必须在中国的“主场”赢得主动权。
北斗产业的追赶,首先要解决和GPS的关系定位。在智能手机、导航仪等传统的领域,北斗企业并没有采取“有你无我”的替代策略,而是采取“有你有我”的兼容策略。中国在建设北斗系统时就考虑到与现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北斗系统的电子钟的信号里面带有与GPS和格洛纳斯这些卫星的时钟的互相转换的参数。北斗系统更多的是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而不是取代GPS或者格洛纳斯。

中国北斗,经纬华夏,纵横全球
相比之下,北斗系统目前的某些体验确实比GPS系统要好,其中经常被提及的是“短报文”功能。简单来说,GPS类似收音机,只能接收卫星信号;而北斗系统则类似收发电报的电台,设备持有者不仅能接收信号,同时可以用类似摩斯密码的方法向卫星发简短的文字信号。这一功能使得北斗系统成为救援的理想通信工具。事实上,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一度通讯中断的震区,正是依靠北斗系统的短报文与外界联系。
这意味着,在GPS占据的大众消费领域外,北斗产业有潜力开拓一块增量市场——包括应急救援、灾害预警、海洋作业等细分领域的特殊应用市场。业内已经有不少尝试,比如焦明辉正在做的产品,便是用于户外探险的“北斗盒子”,其特色功能是可发送“定位+短报文”求救。
目前,在中国销售的4G手机中,北斗已经成为标配。同时,北斗已加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三大国际组织,应用覆盖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30多亿人口。
中国军用北斗令美恨之入骨 实战中命中率超97%说明一切
卫星导航系统虽然是国国都想建立,可实际上并非国国都能建。在预备第二梯队上,还有印度、日本等国家,纷纷跃跃欲试,但是只是完成了区域导航辅助系统的建立,仍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而检验一个导航系统是否真的可用,最好的办法还是看其在实战中的应用。

彩虹-4无人机扬威伊拉克,北斗是背后赢家
美军的GPS强大是举世闻名,开创了打遍全球的模式。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虽然有了实战应用,可频频被吐槽效果不佳。剩下具备实战经验就剩下中国的北斗了。不过,中国北斗并不是以终端形势参战,而是集成到精确制导弹药上参与战斗。无论是在伊拉克、沙特、还是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实战记录,尤其是伊拉克国防部在2016年披露的信息,仅仅在2016年下半年,就使用中国察打一体无人机(主要是彩虹-4无人机)的精确制导武器对地面目标发动了超过150次打击,命中率到达了97%以上。一般来说搭载在彩虹-4无人机上使用的会是两种弹药,一种是AR-1激光制导导弹和50到200公斤级别的北斗/惯性导航组合技术的炸弹。仅仅这一个案例就足以说明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简氏防务周刊》在评论中国近些年来在精确制导武器市场的成就时,用了一个词“中高端全球制导武器提供商”。这其实是对中国精确制导武器的认可,未来“普通炸弹+北斗制导套件”或许会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新主流。这也说明了中国“北斗”系统在军用领域的成熟,可以随时投入全球实战中。
对于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自然是买家异常高兴,能够买到便宜又好用的武器自然谁都喜欢。可有人高兴,就有人“恨的咬牙切齿”,其中一个就是美国。美国海军专家安德鲁·埃里克森就在接受美国《防务新闻》网站采访时称,中国的北斗系统蕴含着巨大的战场潜能。尤其是中国已经形成了体系化制导弹药,从50公斤到1000公斤级别的全部覆盖。而且根据美国海军研究学会从中国公开报道以及其他国家使用的情况汇总来看,其命中精度近乎于达到了“百发百中”。这无疑将会对美军的JDAM系列市场造成冲击,而且美军的JDAM最小的是225公斤,而中国的可以做到50公斤,挂载到无人机上非常实用。50公斤对于航空炸弹来说,足够小了,这么小的炸弹都能装,还能百发百中,谁不喜欢?

外媒称,沙特已与中国签订了300架无人机的采购协议
并且,事实上已经有美军订单被中国武器“抢走”的情况发生。就在2017年的阿布扎比全球防务展会上,沙特和中国正式确认了兴建一条无人机生产线的消息,并且将会采购与之配套的武器系统。这被视作在美国2016年未能向沙特交付已经采购的JDAM炸弹后,沙特的转向求助中国。而且,由于沙特采购了中国的精确制导武器,为了确保精度也将会引进北斗系统的地面站,此举将会使得中国北斗在沙特进一步站稳脚跟,进而影响整个周边区域。目前阿联酋也有意采购中国无人机和配套弹药系统,自然也会像沙特一样,确保北斗系统落地。这无形中,使得中国北斗的实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自然美国对北斗这种“抢市场”的行为恨之入骨,以至于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在2016年12月2日刊发的该报记者比尔·格茨的文章称,接受采访的美军官员正在考虑制定摧毁中国北斗导航等潜在对手卫星系统计划。可见这种“恨”,已经转换成了实质行动。

美军离开了GPS连北都找不着
不过,美国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因为美国人不傻。NASA曾经进行过一个报告,已经用言简意赅的方式说明了这个计划是多么的不靠谱。简单来说,对于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中国弱于美国,美国摧毁北斗很简单,而中国摧毁GPS也很容易,这种毫无防御能力的卫星,可以轻松被摧毁,然而这样只能带来一个结局——美国在摧毁北斗之后,GPS也将很快被中国摧毁,到时候,陷入混乱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北斗军用安全可保无虞 美国佬也休想破解
站在国家竞争的角度,各国竞相追逐卫星导航与定位领域,兼有军用和民用战略意义,能维护国家安全、通信安全,同时抢占先进技术和先进制高点。卫星定位系统的军事意义重大,应用也是非常广泛,就像有人说美军离开了GPS连北都找不着,其实美军更加依赖的是GPS的精确定位,能够极大提高制导武器的命中精度。
因此,与GPS的此次合作虽然只限于民用领域,但也引发了军迷对于北斗安全性的担忧。之前有媒体报道过某博士破解了北斗信息,完全是谣言,因为“破解”的是民码,而民码本来就是要公开的(全世界各个系统都是如此)。

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徐颖
对此,中国北斗系统科学家徐颖曾表示:如果想破解北斗军码系统,只有一种方式最简单,那就是造时空穿越机穿越回到北斗军码设计的时候在旁边偷听,这个技术的难度都比从技术上来破解北斗军码更容易一些。
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北斗对我国意义重大,称其为“国之重器”丝毫不为过。此次与GPS签署兼容与互操作协议,堪称北斗发展的历史性一步,既体现了中国北斗的实力与地位,也展现了中国军工的强大自信心,美国佬如果还想使绊子,不管是明枪还是暗箭,我们都已做到胸有成竹。不管美国愿不愿意看到,“北斗”都将成为像高铁一样的“国家名片”。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