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日本传来最坏消息 美国这回被日本彻底坑惨了

军迷圈
文|墨者善狩
要说碳纤维材料,必须提到日本这家公司——东丽。这家公司在碳纤维行业一直处于世界最顶尖的位置,引领着碳纤维发展的方向,即便强大如美国,一样在一领域对日本甘拜下风。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是一种物理性能优异的材料,能够耐受高温而不失强度,对一般的酸、碱有良好的耐腐蚀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多领域,目前各种先进的装备,几乎都离不开碳纤维了。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碳纤维的主要大国包括日本、美国等极少数几个国家,中国在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突破这一领域。在这极少数的几个国家中,日本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现在全球碳纤维市场长期被东丽、东邦特耐克丝和三菱人造纤维等日本企业占据。

根据媒体统计,目前全球碳纤维制造的主导者是日本和他们设立在欧美的工厂,其次是依靠欧美航空航天市场健康发展的美国HEXCEL和CYTEC公司,以及依靠强大工业创新体系的德国SGL公司,随着中国在碳纤维领域投入的不断增大,中国碳纤维产量占世界份额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正是这个世界的碳纤维研发生产大鳄,却在做假货。根据国外低媒体日前报道,日本东丽公司承认在过去八年其生产的相关材料中进行了产品伪造。但是在这长长的八年期间,东丽公司并没有向自己的客户进行通报,反而进行了有意的隐瞒。
东丽也成为日本制造业品牌崩塌的有一个鲜活案例。

作为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材料供应商,日本东丽推出的纤维以及碳纤维等材料,是很多国家高端产品的供应商。这些公司包括大名鼎鼎的波音公司,波音的梦想系列客机和其他产品均需要用到东丽提供的碳纤维。

如果东丽为波音提供的碳纤维产品质量有问题,不光对于东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对于波音来说,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谁也不愿意坐一架有安全隐患的飞机。这个坏消息对于美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如果属实,美国波音这回被日本彻底坑惨了。
在早些年,日本和美国一直对中国碳纤维进行绝对的禁运政策。美国和日本在前几年没少借口向中国偷运碳纤维而抓人。2015年,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警方当日以涉嫌非法出口管制商品的罪名逮捕3名日本人近藤正二。碳纤维可用于制造武器,一定强度以上的碳纤维需要获得批准才能出口。近藤正二等3人涉嫌于2011年借道韩国,向中国出口总长数千米的碳纤维材料。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所谓走私碳纤维而发生中国人被捕事件。而美国在2013年更是用钓鱼执法的形式抓了一名被指向中国转让碳纤维技术的中国人。
这一系列的动作,很明显,就是想要确保他们在碳纤维领域的绝对优势。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中国有自己的底气和实力来自主研发国产的碳纤维材料。

这几年,中国持续在碳纤维领域进行连续发力,先后投产了T300、T700和T800级碳纤维的生产线制备工作。随着后面数值增大,碳纤维的制造难度越大,性能越好。

2012年的时候,江苏航科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我国首条T800碳纤维产业化线,并取得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这条25吨级别的T800碳纤维生产线,在国内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方面实现零的突破。到2016年的时候,年产一千吨的T800碳纤维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
这足以见证中国技术的进步。
与中国快速进展的碳纤维产业相关的是,西方的碳纤维产业已经开始疲于应对了,最初通过禁运的方式来俄制中国的发展没有成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日本又试图通过价格战来扼杀中国碳纤维产业的阴谋,目前来看,中国的碳纤维企业已经顶住了来势汹汹的价格战,成功生存下来了。并开始发起了反击之路

2005年前,由于中方不能生产军用航空航天级别碳纤维,国际上T300级 碳纤维曾被炒到每公斤8000元人民币,而2007年中国成功批产之后,日本东丽公司的销售价格已经下降到每公斤200元不到,缩水了近41倍。据外国媒 体称,正是因为中国能够自行生产碳纤维,从2007年开始,中国新研制的战斗机均广泛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次承力结构,歼10的后续批次等后续机型,在雷 达罩、前机身、鸭翼、副襟翼、垂尾、平尾、和机尾短舱、起落架舱门等各种次承力结构都批量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

不过,万里长征第一步,在碳纤维领域,中国虽然在数量上逐渐与日本拉近了距离,但是在质量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日本最好的碳纤维是T1400级别的。目前中国在这种级别上与日本有着不小的差距,需要进一步追赶。
而正式这种级别的碳纤维,才在军事领域用途更加重要。比如洲际导弹的壳体,大型飞机、军用飞机、无人机及导弹、火箭、人造卫星和雷达罩等,这些领域所应用到的碳纤维都是最高规格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