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找虐?美国两小弟无端搞事情 目标直指中国!

军迷圈
文|一号军事
狼是伤人的,所以必须关在笼子里,或者给它拴上绳子。对于日本这样一个曾经发动过罪恶战争的国家,战后用和平宪法来约束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防止它再度伤人害人。但如今,有那么个别国家故意忽视这个事实,虽然远隔万里,却还慷慨地帮助日本人研发空空导弹,签订军事互助协议。本来,此种行径已经可恶至极,而更加可恶的是,凡此种种竟然是为了“遏制与平衡中国”。这个助纣为虐的国家就是英国!
日本、英国两国政府计划于2018年共同开发搭载于战斗机之上的“联合新型空对空导弹”(Joint New Air-to-Air Missile,简称JNAAM)。该项目旨在结合欧洲“流星”空空导弹和日本AAM-4空空导弹的相关技术,研发更为先进的空对空导弹。“流星”配备主动寻的雷达导引头及双向数据链,可进行超视距攻击,而日本倾其工业能力研发的AAM-4B更是世界第一款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制导的空空雷达,具备很高的制导精度与抗干扰能力。二者之间的合作也可谓是“强强联合”。

日本在引进美制AIM-120导弹之余还独立研发AAM-4中距空空导弹
从以往的联合研究升级到联合开发,预计该导弹将配备于日本航空自卫队最先进隐形战斗机F35之上。这是日本首次和同盟国美国以外的国家共同开发攻击性武器。连日本媒体也不得不承认,和“准同盟国”英国共同开发空空导弹“将成为日本防卫装备政策的转折点”。
自从安倍政府在“重新武装”的道路上骤然加速以来,特别是2014年4月“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通过,日本长期实施的实质上是禁止武器贸易的相关法律已经被废除。根据新规,日本可以与外国共同开发和生产武器装备,并进行武器出口。日本迅速于去年开始尝试向澳大利亚出口潜艇,虽然最终没有得逞,但是通过这番尝试,在上述方面日本也并非一无所获。这次与英国合作研发JNAAM导弹,不仅仅是日本军工业走向国际舞台再次尝试,更是在为日后更加宏大的目标铺路。毕竟,“赚钱”绝对不是日本废除“武器出口三原则”的根本目的,“重建正常国家”即再次完全军事化才是安倍的目的。
从2015年9月通过安保新法案以来,日本不仅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为自己重新武装扫清了法理障碍,更消除了地域和目标的限制,理论上目前日本自卫队甚至可以为了支援“盟友”而主动发起进攻。这一系列安保法案中,反复念叨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周边有事”。日本自卫队甚至以台海发生战争为背景,举行了三军联合司令部演习。演习设想包括台海爆发战争后,自卫队协同驻日美军进行程度不详的干预行动。
日本《经济新闻》称,日英两国政府将在12月14日英国伦敦召开的外交与防务部长级磋商(“2+2”)上就空空导弹开发展开协调并签署共同文件。如果经过实射试验后实现量产,两国将商讨往出口到德国和法国的可能性。日本将基于2014年通过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进行审查。而这,已经远非日英两国的第一次军事合作。
今年1月26日,日、英两国政府签署了自卫队与英军互通物资的《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协定(ACSA)》。英国成为继美国、澳大利亚之后第三个与日本签署ACSA的国家,也是首个与日本签署该协定的欧洲国家。这个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日英“准军事同盟”的建立,根据协议,两国在必要时除了帮助出兵打仗,别的都不是问题。
此外,2016年10月,英国空军4架“台风”战斗机抵达日本,与日本航空自卫队展开了联合演习。从地理位置上而言,英国、日本远隔万里,同时,英国由于脱欧和经济不景气,自身影响力严重下滑,军事实力更是前所未有的衰落,却如此热衷于亚太事务,让人难以理解。如果说日本、英国有什么联系的话,二者都是如今美国霸权主义的“帮办”和“小跟班”,这也许是唯一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
英国是最早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也是最早把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华民族头上的国家。但就这些年而言,中国与英国之间,并没有太多关联,最近的一次冲突是1949年的“紫石英”号事件,距今已有68年。当然,在香港回归问题上,英国人也有过这样那样的不那么光明正大的地方。不过,这些年两国之间的关系总体上也还过得去。
那么,英国为什么闲得没事干,跑到亚太来针对中国搞事呢?可能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一是英国放不下自己的“优越感”,思维还停留在“日不落”阶段,对华无理傲慢,缺乏基本的尊重,所以才在对华事务的处理上不经过大脑,粗鲁而又招人厌恶;二是为了讨美国“主子”欢心,作为老牌西方大国,美英不仅在语言文化上关系密切,国际利益也非常趋同,英国插手亚太事务帮助日本,其实是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曲意逢迎;三是借中国话题刷存在感,随着英国脱欧进程的加速,它在欧洲已经越来越找不到存在感,失去了昔日大英帝国的雄风,而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那么,借中国话题炒作一番自己似乎也就成为一种低级伎俩。
当年的反法西斯国家沦落到为当年法西斯国家张目和站台,这样一个英国,早已没有了半点绅士风度。
其实早在一战之后,英国对于德国的态度就是日后纳粹德国能够再次发动战争的重要便利条件。
无论如何,作为欧洲国家,英国这种做法都是不能接受的,也是必须谴责的。同时,我们也有必要警告英国,和日本走得越近,对自身只会有百害而无一利,英国如果还要拿亚太地区的和平当儿戏,那就别怪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和平的力量对它不客气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