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1999年的今天 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开启新征程!

军迷圈

关注

文|局座召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浩瀚宇宙之中,人类只是沧海一粟,地球之外是否真的有生命存在?我国也一直想要探寻地球之外的宇宙奥秘。

我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我国成功向太空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带着一首《东方红》唱响了中国探寻宇宙的征程。当时的研究院院长钱学森先生提出,我们接下来还要搞载人航天!这个项目被命名为“714工程”,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后来由于经验较少、国力较弱,714工程被搁置。

随着国外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也对此重视起来。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921工程”,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能上天;第二步,能出舱;第三步,建造空间站。

当三步走战略提出后,外界对此产生了很多质疑。20世纪中叶,美苏在太空领域为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展开竞赛。美苏的太空竞赛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如向月球、金星、火星发射人造卫星,无人驾驶空间探测器,以及向近地轨道和月球发射载人飞船。两个超级大国在太空领域的实力与地位已是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其他国家已落后美苏几十年,中国想要进驻太空,实在是异想天开。面对这样的压力和质疑,我国航天人毫不气馁,勇往无前,神舟系列飞船应运而生。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6时30分,“点火”口令下达,长征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一号飞船飞向太空。飞行约10分钟后,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18时,神舟飞船绕地球运行了14圈之后,在南大西洋海域待命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及时准确地向飞船发出了返回指令。在宇宙中遨游了14圈的神舟飞船开始返回地球。

经过21小时的太空飞行,神舟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实现天地往返重大突破。试验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科学实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完成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这艘飞船被江泽民主席题名为“神舟”,我国从此开启了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的旅程,随后又陆续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飞船。

直到21世纪的2003年,10月15日这天,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中国航天史上,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杨利伟,中国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我国首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今年也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评选出的“空间科学奖章”。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给予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极大的信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随后载人航天工程飞速发展。

2005年,我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于发射升空,2008年,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成功的迈出了中国人在浩瀚太空的第一步。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12年,我国第四艘载人飞船神舟九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洋、刘旺顺利升空,其中,航天员景海鹏是第二次参加飞行任务,刘洋是中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神舟九号在太空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2013年,我国第五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搭载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飞向太空,并且首次开展了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2016年10月17日,我国第六艘载人飞船神舟十一号载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成功升空。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成功打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舱门,两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了多项试验:首次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首次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还有首次在太空种菜养蚕跑步……

回顾我国航天工程发展,从神舟一号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征途,到如今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战略正迈向第三步——建造空间站,为了这份神圣使命,航天人一直在努力着!

今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圆满完成预定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前两步已经完成,中国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

空间站的神圣使命是,成为太空中的中国国家实验室,支持科学家从事前沿科学探索、空间技术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造福。我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其中:

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

核心舱命名为“天和”

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

实验舱Ⅱ命名为“巡天”

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

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实施: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

航天工业被看作是人类所有科学与工业的最高点,中国不是最早进入宇宙空间的,但短短20载,中国正由“航天大国”发展为“航天强国”。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飞船到空间站……

我国先后突破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核心技术,短短20年就跨越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航天必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局座召忠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