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南海行为准则”要来了 看看中国在背后的努力和实力

军迷圈

关注

文|兵工科技

2017年11月13日,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在菲律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议上宣布中国和东盟国家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

显然,“南海行为准则”继续磋商,这个最新的共识成果来之不易。

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国家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其中第十条明确规定“有关各方重申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将进一步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将制定“准则”作为各方一致目标。

然而在此后多年间,南海的波涛并不平静,2016年甚至发生了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挑起“南海仲裁案”的闹剧,继而一些域外国家也打着“宣示航行自由”的旗号,派遣军机军舰未经通报进入南海耀武扬威。

围绕南海问题引发的纷争,正在从各声索国之间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演变成大国之间的地缘战略博弈!南海局势有可能滑向紧张化、复杂化的危险局面!

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与东盟各国达成“启动‘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的共识,显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果。

我们应该看到,这项重要成果的取得,是与中国近年来围绕南海争端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关键举措和积极部署分不开的。

2016年1月和2017年7月,中国政府征用民航客机分别对南海永暑礁,美济礁、渚碧礁新建机场进行了成功试飞,意味着南沙群岛3座岛礁上的机场具备了保障大型飞机安全运行的能力,将为岛礁物资补给、人员和装备的快速部署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图注:2017年7月13日,南方航空公司的客机在美济礁新建机场着陆

在南海海域,中国“辽宁”号航母编队也已经实现多次部署或展开训练活动,成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坚强后盾。而且随着2017年上半年中国海军第二艘航母和055型万吨大驱的建成下水,中国海军还将进一步提高维护南海权益的能力。

这些不断增长的实力和能力,成为了改变各方妄图在南海问题上火中取粟纷乱局面的关键因素,于是也就有了现在中国和东盟各国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下一步案文磋商的结果。

图注:中国南海渚碧礁已经建成机场,可供大型飞机起降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时所说的,我们希望通过“准则”磋商,增进各方相互了解与信任,争取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准则”,使之成为维护南海和平的“稳定器”。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