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被骗20亿打了水漂!西北惊天一射 强势打脸欧洲

军迷圈

关注

文|大军事

一、诓骗

2003年,欧洲人热情地“邀请”中国加入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卫星导航系统极度渴望的中国欣然接受,迫不及待与其签署合作协议,一口气投入2.3亿欧元(约合20亿人民币,这笔钱在14年前,对中国来说绝对是一笔巨资)。

由于中国巨额资金的注入,因资金短缺捉襟见肘的“伽利略”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2005年,在美国的干预下,欧洲航天局(18个成员国)开始排挤中国,拒绝中国进入“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更可恶的是在技术开发上故意给中国使绊子,中国派往欧洲的科研团队一夜间成了摆设,就连之后加入的日本、印度也能进入决策层,并参与技术开发!

数年的宝贵时间,数十亿人民币的投入,结果却是没有结果。

二、诡异

1996年,台海局势紧张,解放军随后展开一次大规模军演,向某海域发射了3枚导弹,以示警告。发射的第一枚导弹准确命中目标,就在所有人为这次成功欢呼的时候,出现诡异的一幕:随后发射的第二、第三枚导弹突然无法追踪,与指挥中心完全失联,最终导弹大大偏离原定落点。

演习中指挥部一片死寂!

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媒体将此事搬上本国新闻头版头条,大肆宣传。

事后军事分析表明,两枚导弹在发射后,GPS信号突然中断,导弹变成无头苍蝇,方才造成与指挥中心失联的诡异一幕!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独立号航母战斗群、尼米兹航母战斗群来势汹汹,对中国海军进行威慑,我国派出112舰队,但意外发生,112舰队突然在海迷失了方向,瞎转悠了数天。

事后查明原因,是船载GPS系统在这段时间释放错误信息,美军也并未隐瞒此事,而是高调宣布就是自己所为。

三、怒吼

经历种种,让中国清醒,西方不可信,GPS也不可靠,欧美之所以在卫星导航方面肆无忌惮,归根结底还是他们坚信中国无法独立研发卫星导航系统,所以才会有恃无恐。

为了不再授人以柄,中国发出最强音:中国命运必须自己掌控,大国重器必须自己打造!

中国将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命名为“北斗”,饱含近代以来中国历经劫难的清醒、走向复兴的企盼。

2007年4月初,中国首颗北斗导航卫星终于如期矗立在发射塔架上。4月14日4时11分,这颗肩负着重要使命的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两天后的16日20时许,北京终于清晰接收到来自这颗卫星的信号。

这颗北斗导航卫星凝聚无数人的心血,它的设计团队中,不仅有超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再度出山助祖国一臂之力的元勋们(如88岁的孙家栋院士,“两弹元勋”、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北斗工程首任总设计师)。

一声怒吼,硬生生闯出一条新路,如今,北斗人、北斗精神已经中国新时代的标杆。

在11月5日,北斗再传喜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

如今的北斗,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

反观当初的伽利略导航系统,截止目前,“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有18颗卫星在轨运行,但其中5颗卫星上的10台原子钟几乎同时出现故障并停止运行,再加上资金困境,欧洲航天局局正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否先暂停后续卫星的发射计划,等待原子钟的问题解决后再继续?

俄罗斯导航系统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不过俄现在已经决定将格洛纳斯导航系统融入北斗系统,因此,欧洲航天局也考虑过同中国合作,希望高抬贵手,摒弃前嫌,不过中国会给他们机会吗?

四、腾飞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千千万万个中国成就中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打破西方封锁最好的见证。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坎坷经历,正如人生的某个阶段一样,有过彷徨、有过困惑,但终将走向成熟。

想必很多人会不解,为什么西方处处针对中国?

因为在苏联倒下后,挡在西方面前的一座大山就是中国,只要拔掉它,这个世界再无对手。

可是,出乎西方意料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似“弱小”的国家,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从小米加步枪,到歼-20、航空母舰、055万吨大驱;从一贫如洗,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纵观世界,哪国敢说:“离开了中国,世界依旧转?”……

每一丝进步的背后,都饱含艰辛,中国人不需要西方“感动”,而是需要你们“不敢动”!

面对无孔不入的封锁,我们奋力冲杀,方才有今天的成就,但依旧不能有一丝松懈。

现在,全面复苏的东方巨龙正在蓄势,正如一飞冲天的北斗一样,终将龙腾九天!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