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真正的巡洋舰之王?“基洛夫”还是“提康德罗加”

军迷圈
文|武备志
美国与苏俄都是首屈一指的海上强国,为了保持军事霸主地位,美苏都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巡洋舰,而且美俄在现代化巡洋舰方面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其中最具代表的就要属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于苏俄的“基洛夫”级巡洋舰了。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美国海军最高效的武器平台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美国航母战斗群提供足够的防空、反舰、反导能力。此外,“提康德罗加”还具备全面性的反潜能力。2004年9月30日,“提康德罗加”级首舰“提康德罗加”号退役,未来“提康德罗加”由于维护、成本等等问题,其在美国航母战斗群中的地位将被艾利·伯克III取代。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是苏俄首级采用核动力推进的水面战舰,其吨位之大、火力之强,被《简氏防务周刊》定义为现代的“战列巡洋舰”。“基洛夫”级巡洋舰的武器系统更是体现了俄罗斯海军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其被世界各国海军借鉴,被视为世界海军史上的经典。
舰艇船体“基洛夫”级更胜一筹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使美国20世纪发展的最后一级巡洋舰,也是美国现役的唯一以及巡洋舰。其是美国海军装备“宙斯盾”系统的第一级舰,素有“宙斯盾”巡洋舰相称。“提康德罗加”是一款为编队防空,对海、反潜、对地攻击能力均衡的巡洋舰。自第6艘之后,该级舰艇形成了标准配置。舰载武器主要是两组MK-41垂直发射系统,共122个发射单元。首舰“提康德罗加”号于1983年服役,共建成27艘,“提康德罗加”级满载排水量约9900吨,由4台功率64兆瓦的燃气轮机推动双轴,其最大航速超过30节,续航能力超过6000海里。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基洛夫”级巡洋舰是苏俄海军实施远洋反舰、反潜和防空作战的全能战舰。在作战时,其充当海上编队的核心力量,与其他舰艇共同组成海上机动作战编队,执行打击敌方海上机动作战编队,进行攻击敌方战斗舰艇和破坏敌方交通线的任务。“基洛夫”级上装有对空、对海、反潜等多种武器系统,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作战能力。其配备有22个硬杀伤武器系统,在有3架直升机。“基洛夫”级首舰于1980年服役,拟建造5艘,建成4艘,第5艘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被拆解。目前,“基洛夫”级巡洋舰2艘被封存,如今现役的为“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和“彼得大帝”号,“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如今仍在改造中。“基洛夫”级巡洋舰满载排水量2万4千吨,采用独特的核动力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最高航速30节,续航能力1万4千海里。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从舰艇的总体性能看,“提康德罗加”级无论从排水量还是续航能力都要逊于“基洛夫”级巡洋舰,主要原因在于动力装置的差别,“提康德罗加”级使用的还是常规动力,而“基洛夫”级则使用的是核动力和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此外,这两级舰所担负的任务也不同,“提康德罗加”级担负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区域防空指挥与控制;“基洛夫”级是苏俄海军海上编队的作战和指挥核心,它的作用是其他舰艇无法替代的。
防空体系、反舰作战各有千秋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防空系统主要倚重“标准”II系导弹,舰载最大备弹量122枚,射程73-180千米,可以应对敌方来袭的空中饱和打击。“标准”II相比曾经的“标准”I导弹射程提高了1倍,而且在制导方式上也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半主动雷达寻的”,改用惯性制导、中段指令制导、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寻的复合制导模式,从而使得照射雷达不需要在导弹飞行过程中跟踪目标,只需在最后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因此,末段制导的照射目标的时间极短,变换目标的反应时间也大为减少,也就可以拦截更多的目标。另外,“提康德罗加”级还装备了两座“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用于近程防空,而且舰炮也可以执行拦截低空来袭目标的任务。自2001年开始,美国海军开始逐步用“海拉姆”近程防空系统替换“密集阵”系统,而且垂直发射的“海麻雀”点防御导弹也开始在2002部署。

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发射超音速反舰导弹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反舰武器为反舰型“战斧”巡航导弹,及2座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备弹8枚。舰首和舰尾还各有1座127毫米舰炮,用于攻击近距离目标。
“基洛夫”级巡洋舰装备有SA-N-6“雷声”、SA-N-9“长手套”、AS-N-4“壁虎”三种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及“卡什坦”近防系统、舰炮近防系统,从而工程了从点防御到区域防空的4个层次拦截火力。SA-N-6“雷声”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使用12套发射装置,备弹96枚。SA-N-6是世界上第一种舰载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采用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力、长度7米,弹径45厘米,发射重量1480千克,射程90千米,最大高度25千米,最大速度可以达到5马赫。SA-N-9“长手套”中程防空导弹射程45千米,飞行速度2马赫,战斗部重15千克,采用指令制导和主动雷达制导,采用六联装垂直发射装置和“十字剑”火控系统。SA-N-4“壁虎”近程防空导弹射程12-10千米,射高5千米,主要用来拦截近程来袭目标。此外,“基洛夫”级还装备有卡什坦防空系统,其最大跟踪几率可达8.4千米。这些防空系统将严密的保护好“基洛夫”级巡洋舰,及其整个海上编队。
“基洛夫”级巡洋舰装备有“花岗岩”远程反舰系统,其被安装在甲板上,呈一个60度仰角。“花岗岩”是俄罗斯第三代反舰导弹,采用火箭冲压发动机推进,其全场10.5米,重量6.98吨,最大射程为500-550千米,最高飞行速度为1.6马赫,可装备战术核战斗部或750千克的高爆战斗部。“花岗岩”采用惯性、指令修正、主动雷达制导。由于地球曲率的问题,“基洛夫”级上的舰载雷达在天气最好时只能探测450公里外的目标,因此进行超视距攻击时,就必须通过卫星及卡-27直升机的数据链进行中继制导。“基洛夫”级还配有130毫米的AK-130DP多用途双联装舰炮,其射程达22恰米,最大射速35发/分钟,也能用于对空作战和对陆支援打击。

图片:发射“标准”2型防空导弹的“文森斯”号巡洋舰
从对空作战系统上来看,“基洛夫”级的整体防空系统更为严密,由于装备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舰空导弹再加上“卡什坦”近防系统,对空拦截防御火力网十分严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后来进行现代化升级,装备了“海拉姆”和“海麻雀”导弹后,无疑提升了其防空作战的能力。
而从反舰作战武器上来看,“基洛夫”级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都可以利用舰载导弹和舰炮攻击海上目标。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基洛夫”级注重的是对敌方航母的打击能力,所以其反舰火力明显强于“提康德罗加”级。“提康德罗加”级在海上作战中除了要在作战中发挥自身火力,其最为重要的就是在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于舰载机、驱逐舰、护卫舰及潜艇等作战平台的整体配合。
但是,由于“基洛夫”级巡洋舰没有装备“相控阵”雷达,所有先期发现空中目标,甚至是海上目标的能力和火力快速反应能力,“提康德罗加”级是要优于“基洛夫”的。另外,“基洛夫”在电子战方面也不是“提康德罗加”级的对手。
反潜能力“基洛夫”更强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反潜武器主要为24枚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射程16.6千米,战斗部为MK-46或MK-50鱼雷。另外,其舰体中部还有三联装MK36型324毫米鱼雷发射管,备有36枚MK-46鱼雷。其还搭载有2架反潜半径为160千米的SH-60B反潜直升机,并可投放MK-46反潜鱼雷攻击潜艇。

卡-25反潜直升机降落在基洛夫级甲板上
“基洛夫”级巡洋舰将反潜作战分为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和反潜火箭4个层次。最外层是由“基洛夫”搭载的三架卡-27反潜直升机担负的,卡-27装备有反潜战使用的海面搜索雷达,声纳副本、吊方式声纳和磁探测仪。第二层为SS-N-15远程反潜导弹,由2具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射程35千米。第三层为40型鱼雷,与SS-N-15导弹公用发射管,航程18-22千米。最后是一座10管RBU12000和2座6管RBU1000火箭深弹发射器,射程分别为12千米和1千米,用于对付本舰前方较远距离的潜艇和舰体两侧的来袭鱼雷。
从反潜战来看,“基洛夫”级相比“提康德罗加”级可供选择的反潜兵棋种类要多,这也就是说在实战中,“基洛夫”拥有更多的手段对付潜艇,反潜能力也就要更强。
对地打击“提康德罗加”最强
“基洛夫”级巡洋舰的对地攻击主要依靠其舰炮和反潜火箭深弹,虽然“花岗岩”导弹也能执行对地攻击任务,但从成本上和打击效果上来说十分不划算,而且射程和精度也不理想。

资料图: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提康德罗加”级对地打击武器主要为“战斧”巡航导弹,按型号可分为1300千米和1853千米两种。美军的核武库中还有装备有核弹头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2500千米,并可供“提康德罗加”级使用。如此看来,从打击能力、打击精度、火力密度和成本上来看,“提康德罗加”级执行对地攻击任务都要比“基洛夫”划算。
谁才是真正的巡洋舰之王?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与苏俄在巡洋舰的发展方向上都有独特指出。但是,总体上来说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更加注重防空作战、对地打击和协调作战,而“基洛夫”级则侧重反舰、反潜作战。“提康德罗加”级就像其装备的“宙斯盾”系统一样,可以称之为盾,那么“基洛夫”则可以称为矛。但是,从体系上来说,苏俄海军的打击能力是要低于美国海军的。更何况,“基洛夫”级巡洋舰的数量是远远低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即使再强无法在实战中生存也就无法真正的发挥自身能力。由此可见,真正的巡洋舰之王的桂冠,只能属于“提康德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