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媒针对歼20隐不隐身的评论让人惊讶

军迷圈

关注

文|老叶看世界

美国海军学会在今年10月号《会刊杂志》(Proceedings Magazine)发表了一篇题为《专家说明:美国F-35对中国歼20》(Professional notes: The U.S。 F-35 versus the PRC J-20)的文章,从总体设计、武器、隐身性、发动机、传感器等F-35战斗机和歼-20战斗机进行了对比。美国海军学会是美国一家独立学术单位,其成员大都是美军现役或退役军人,因此这篇文章可以视为美国军方人士首次公开对F-35和歼20战斗机进行对比,因而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

这篇文章在开头引用了美国国防部所谓《中国军力报告》有关歼20战斗机的内容,称歼-20具备良好隐身性能,配备有先进航电系统,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综合电子战系统、高速宽带数据链,具备强大目标探测能力,能够适应“网络中心战”的需求,可以穿透敌方复杂的防空系统,执行对空和对地作战任务。

但在四代机最具代表性的隐身性能方面,美国军方人士评估歼20的前向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大约是0.025平方米,略优于美国第一代隐身战斗机F-117A。相比较之下,F-35的前向RCS大约是0.001平方米,只有歼20的四分之一。这样一来,F-35在隐身性能上对歼20有较大优势。不过,这篇文章里没有说明美国军方人士是如何得到的歼20的RCS。按照正常推理,要评估一款别国战机的RCS,要搜集各种信息来构建电磁模型,然后进行测试和评估。

但是隐身技术属于四代机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各个发展四代机的国家严格保密的,歼20至今没有让任何外国军方人士近距离接触过,美国军方人士仅凭网上的照片和一些视频资料就想构建精准的测试模型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隐身除了与外形有关之外,机体外表面涂覆的隐身涂层材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而隐身涂层显然看照片和视频是根本无法了解到多少有用信息的。同样由于隐身技术的敏感性,美国也不会公布F-35的实际RCS,所以这篇文章中所称的F-35的RCS水分很大,不乏故意夸大的意思。

有关四代机的RCS,现在都是各方估测,而且大部分都是专业人士,但是得出的数据相差很大。例如海峡对岸中山科学研究院电子所不久前发布的一份由雷达专家陈淑娥博士撰写的《大型阵列天线之发展与应用》技术简报,就有对大陆歼20战机RCS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歼20战机前向RCS平均值为0.01平方米。

国外物理学家则根据仿真实验分析得出美国F-22前向RCS也是0.01平方米,F-35的前向RCS为0.1平方米。由此可见,歼20的前向隐身能力和F-22相当,比F-35高出一个数量级。此外,美国的资料所给出的F-22与F-35的前向RCS分别为0.0001和0.005平方米,可以看出即便美国自己在F-35的RCS数据上也没有统一口径。因此,美国军方人士缩写的这篇文章有关歼20和F-35在隐身性能上的对比分析,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