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就被伊拉克国军击溃 库尔德人还能建国么?

军迷圈
文|战争史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战争史
伊拉克北部城市基尔库克在本月中旬爆发了一次战斗,参战双方分别是伊拉克政府军和驻守当地的库尔德人武装。本应旗鼓相当的双方却在战场上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库尔德武装几个小时之内就败退出城,伊拉克国军占领了这座城市。
此前库尔德人一直给人战力强劲的印象,甚至要公投和独立建国,而这一战却是重大的打击并暴露出其内部诸多问题。那么,这场局部战斗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角力?库尔德人的命运又将如何?

利益前线的石油城
基尔库克是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省的省会城市,从古典时代开始就扮演着地区性中枢的角色。在古巴比伦帝国和泛希腊化时代,这座城市都是帝国的重要城市,交通中转作用非常明显。从地下涌出且自燃的天然气,更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丝神圣的色彩。
伊拉克与基尔库克

一战之前,这里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但是此处的石油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一战结束之后,土耳其战败,战胜国英国占据了这一地区。不过英国对摩苏尔的兴趣更大,对基尔库克的控制权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土耳其人也不知道此处今后的价值,把它和摩苏尔打包出让给了英国人。
摩苏尔和基尔库克都位于底格里斯河流域
这里遍布伊拉克的北方重镇

1921年,伊拉克王国建立,基尔库克及周边地区经过当时国联的调解,被归入了伊拉克王国的范畴。6年后,伊拉克和美国联合勘测队就在基尔库克发现了油田,土耳其人和英国人这时才追悔莫及。
伊拉克石油分布
超级油田大都分布于波斯湾沿岸
然而,北部也有
在基尔库克

发现石油之后,伊拉克王国内的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就纷纷向基尔库克聚集。1930年代,正是基尔库克的高速城市化年代。
图为1932年的基尔库克

图为1932年驱车前往基尔库克的人们

到1950年代,这里背靠油田已经成为了整个伊拉克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当地政府也因为财政权力的增长获得了在伊拉克国内很高的话语权。
此地的种族相当混杂。在基尔库克油田的巅峰时期,大多数居民都是库尔德人,占比50%左右。剩下的主要民族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和亚述人。
伊拉克可是个复杂的国家
我相信大家能看懂四则运算

正因为库尔德人占据人口主体,且凭借大量油田收获了财富,才让这里的局势变得复杂起来。伊拉克政府和此地要求自决的库尔德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1963年的基尔库克

矛盾的爆发顶点,就是1970年和1974年爆发的两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这两次战争之后,库尔德人微弱的自治权也被完全剥夺,富饶的基尔库克省被中央政府一分为二,以免集中力量反抗。而作为油田所在地的基尔库克市更是和库尔德人无缘,被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版图。
第一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

库尔德斯坦自治区,1975年

为了稳固在此地的统治,伊拉克政府有计划地进行了大批量的人口转移,把库尔德人请出去,把阿拉伯人拉进来。对这个战略最痴迷的伊拉克统治者,当属萨达姆。根据国际人权组织的调查,从1991年开始到2003年,有50万库尔德人和亚述人被强制拆迁,送往北方贫瘠的库尔德省份。
1979年的萨达姆

根据一份1997年的人口报告,基尔库克地区当时已经有了50多万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72%。在萨达姆政权时期,这里成为了阿拉伯人的天下,而库尔德人只是被放逐的对象。
但是这个数字的真实性仍然存疑。由于萨达姆政府在进行种族调整时,要求留下的库尔德人签署声明,承认自己“是阿拉伯人”,因此所谓72%的阿拉伯人里有很大的水分。
存在库尔德问题的国家
不止一个伊拉克

这种不人道的政策背后,当然隐藏着萨达姆对基尔库克油田的渴望。基尔库克油田产量的大部分,都送往了土耳其,这个中东强国的能源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控制在基尔库克手中。
不管是为了外贸额还是为了控制这个北方强邻的能源生命线,萨达姆都必须抓住基尔库克的控制权。
通向土耳其的基尔库克石油

人口与政治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政权倒台,伊拉克中央政府对库区的控制权急速下降。但是尽管2005年的新宪法确立了南库区的自治,却没有把基尔库克的控制权交出。散布在伊拉克各地的库尔德人开始回归,在基尔库克重新建设家园。只是这座城市仍然需要受到伊拉克政治体系的限制。

在西方国家的帮助下,基尔库克召集了战后第一次地方议会。该议会有30名成员,分为5组,分别代表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亚述人和独立政党,每组6人。但是库尔德人占据了独立席的5个位子。省议会的情况也差不多,库尔德人占据了绝对多数。这让阿拉伯人和土库曼人非常不满,也为后来的武装冲突埋下了伏笔。
民主制度下
当然要充分代表各方利益
然而这里显然更靠近库尔德人的根据地

在这样一个新建的政区内,谁掌握了武装力量就掌握了对城市的控制权。因此各方都没有松懈对城市军事控制权的掌控。
伊拉克战争之后,各方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库爱盟的敢战士部队和伊拉克国军均在此处驻守。明面上是维持城市治安,实则双方都在进行恶性扩张,试图把对方的势力挤出基尔库克。
基尔库克及其周边地区的族裔群体(2014)
当时库尔德部队占领了该地区
并从北部大规模向这里移民库尔德人

“伊斯兰国”的到来让各方建立的微妙平衡瞬间被打破。2014年,伊拉克北部内战爆发, 恐怖分子迅速打下伊拉克北部重镇摩苏尔。
摩苏尔一丢,整个伊拉克北部的政府军无心恋战,一路向南溃散。基尔库克的政府军也很快撤离。内战爆发仅8天,“伊斯兰国”就发表声明,宣称占领了基尔库克。

但这份声明并不确凿。在伊拉克政府军撤离之后,库尔德武装依然在当地和“伊斯兰国”激战。由于库爱盟无法单独防守孤城,因此邀请了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敢战士、人民防卫军和伊斯塔尔自由妇女军游击队等各路武装力量一起加强防守。
ISIS如日中天之时
伊拉克北部大片沦陷

但正是这些武装力量的到来,让战胜恐怖分子之后的基尔库克局势,变得越发波云诡谲。
库尔德散沙
今年是“伊斯兰国”的衰亡之年,此前所向披靡的恐怖分子军团在各国武装的联合剿杀下开始显出颓势。摩苏尔、代尔祖尔、拉卡等大城市相继解放。
ISIS已经失去了几乎所有大城市
包括摩苏尔和基尔库克

现在“伊斯兰国”的势力范围已经从巅峰时期的占据叙利亚和伊拉克大片地区,收缩到了幼发拉底河沿线的一些城镇。
事实上
由于ISIS现在控制的地区绝大部分是沙漠
。。所以他们还剩多少地盘?

在击败了共同的外敌之后,伊拉克中央政府和库尔德人的矛盾却开始急剧升级。
在“伊斯兰国”到来之前,基尔库克地区的石油收入由巴格达、库爱盟和库民党等政治组织共享。但是由于伊拉克政府军在北部内战中的糟糕表现,战后库尔德政权开始拒绝承认巴格达对此地的法定控制权。这背后,当然也有库尔德政权想独吞油田收益的考量。
我相信你能看懂

因此自从收复摩苏尔之后,伊拉克政府军就开始做准备,遥遥威胁基尔库克。在9月25日的库区独立公投之后,双方冲突已经一触即发。
10月初收复哈维杰之后,伊拉克政府军趁热打铁,逼宫基尔库克市区的库尔德武装交出油田。外敌才刚刚消灭,内战就接着拉开了帷幕。

面对政府军的强烈要求,库尔德人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对于库爱盟、库民党、库工党等政治团体而言,今天的盟友不会永远是盟友。
一旦库尔德斯坦完全自治,各党派就需要尽快确立内部的权威。对基尔库克这样大城市的控制力越强,也就越能增加己方在内部斗争中的胜算。各怀心思的库尔德武装力量就这样不情不愿地参加了与政府军的对阵。
部署在基尔库克以南巴希尔村的伊拉克坦克

尤其是实力最强的库爱盟和库民党,煽动民众攫取政权是其高层所长,悍不畏死地保家卫民或许只能排在政治斗争之后。
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很清楚对方阵线内一盘散沙的现状,在谈判未果后迅速发动突袭。这就是当地时间10月16日凌晨爆发的基尔库克之战。伊拉克政府军、民兵分三路进攻基尔库克的库尔德人防线。
伊拉克安全部队和人民动员组织
在巴格达以北的图兹胡尔马图镇巡逻


由于库尔德内部的争权,囚徒困境开始出现。库爱盟、库民党的敢战士部队都无心恋战,指挥官纷纷率先撤离,士兵也紧跟着溃散。据信得到了土耳其情报部门支持的土库曼武装,也在城中反水,压制了库尔德武装的指挥机构。
这支在“伊斯兰国”三年进攻下仍然顽强抵抗的库尔德联军,只用了三个小时就被伊拉克政府军逐出了基尔库克,仅剩库工党的一支残军留下抵抗。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库尔德伊斯塔尔自由妇女军。这支娘子军受命防御机场,在机场附近与伊拉克军队发生猛烈交火。在男人们溃逃时,英勇的女兵冲击政府军装甲部队,摧毁了5辆悍马装甲车。

局部的反击并不能改变大局。10月20日,伊拉克政府军把库尔德武装彻底清除出了基尔库克省,并进一步逼进库区首府阿比尔。
库尔德人在几天内,几乎丢失了自2003年美军打击萨达姆政权以来逐步控制的所有地区。库尔德人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库区独立变得遥遥无期。

从基尔库克一战中,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库尔德政权的脆弱之处:这是一个松散的政权,各方势力共享的仅仅是一个暂时虚构的民族国家的蓝图。这个蓝图还未实现,各派武装就已经自己陷入了争权夺利的内乱之中。牺牲队友,保存实力,是各派高层面对危机的应激反应。
这样的政权内耗严重,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很容易自己分崩离析。剿灭“伊斯兰国”之后的伊拉克,纷争仍将继续。伊拉克中央政府、库区政府和戴着手套参与搅局的土耳其、伊朗、美国、俄罗斯等势力的利益,会最终卷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让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唯一能确定的,是不管哪个利益集团最终当了赢家,输家都是在漩涡里挣扎的老百姓。

延伸阅读:中国产红箭一发打炸美国M1A1,库尔德伊拉克展开激战!
作者:毅品文团队刘备武
当地时间10月20日伊拉克军方证实了政府军当天在基尔库克省首府基尔库克市以北约40千米的阿勒通库普里地区与库尔德人交火事件。该地区是基尔库克市通往埃尔比勒市的主干道。先前伊拉克军方在17日宣布控制了阿勒通库普里,基尔库克油田作为世界已探明的第二大油田也被伊军收复。有报道称,库尔德人当天在阿勒通库普里与政府军及亲政府的民兵武装发生了激烈交火。


(M1A1坦克被红箭-8从车体尾部击中后像T-72那样发生了第二次爆炸-爆燃!自动灭火抑爆系统也没发挥作用!)
库尔德人用中国红箭-8反坦克导弹击毁了伊政府军美制M1A1重型主战坦克与多辆装甲车。美国专家称从M1A1主战坦克被击毁的照片来看,M1A1坦克被红箭-8从车体尾部击中后像T-72那样发生了第二次爆炸-爆燃!美国较先进的M1A1的防护与安全逃生设计没有经受住考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也没发挥作用!M1A1的韩国版陆军的K1坦克也极有可能完全被红箭-8反坦克导弹击爆。4000多辆M1A1急需升级,否则大量更先进的中国红箭9/10/11/12以及俄制“短号”导弹可能会让美军更惨。


(M1A1坦克被打得面目全非)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研人员曾考察过欧洲国家研制的“霍特”反坦克导弹,德国当时十分乐意出口但我们却没办法大量装备。1987年我国独立研制的红箭-8反坦克导弹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当时西方军工企业人员竟十分诧异感觉中国人员怎么做到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1990年巴基斯坦提出研制新反坦克导弹的计划,在中国红箭-8反坦克导弹的技术方案援助下四年后“绿箭”导弹进入了批量生产阶段。“绿箭”导弹的最远射程在4050米,其飞行末端攻击坦克装甲车顶部的方式特别有效。后来巴方研制了“绿箭”导弹更重的车载型号以及“绿箭”-2型,据称该系列导弹生产了21350套、近10万枚。

(M1A1坦克平常上仰的炮管在完全报废后彻底蔫吧了)
随后“绿箭”导弹出口到巴尔干半岛原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的波斯尼亚地区。波斯尼亚军队使用该导弹在距塞尔维亚国产化T72也就是M84坦克2000米的位置上击破其主装甲造成坦克底盘与炮塔身首异处!该导弹经受了实战考验并引发多国关注。伊朗、伊拉克、泰国、缅甸、柬埔寨、孟加拉国、埃及、波黑、叙利亚、智利、委内瑞拉、马里、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等20多国家都购买了红箭-8/“绿箭”导弹。

(中国红箭-8反坦克导弹,库尔德视频)
2016年6月17日官方媒体公布了解放军装备的“红箭”-10光纤制导多用途导弹。该导弹X型四面舵使导弹射程达到非常优异的10千米,光纤制导也让士兵可以打击利用障碍物藏匿的目标。这款与以色列长钉NLOS型导弹类似的重型武器使解放军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多用途导弹。中国最新的便携式激光驾束制导的“红箭”-11与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图像制导的“红箭”-12导弹也开始装备部队。

(ZBD-04A底盘可以携带8枚“红箭”-10光纤制导多用途导弹,一个导弹连9辆发射车4波次攻击可发射72枚导弹)

(红外凝视焦平面阵图像制导的“红箭”-12导弹)
基尔库克油田自2014年由于伊拉克北部与西部的动乱伊军无暇顾及才被库尔德人夺走,现在伊拉克政府军虽然收复油田仍不可避免这场战斗。库尔德人指责美国不顾自己的死活,以色列想借道救助却被俄罗斯拒绝!这场战斗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也许结局是可以预料的吧!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