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军迷圈|危机之下想通了 新加坡总理访华能否挽回颓势

军迷圈

关注

文|军武格子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军武格子铺

应中国领导人邀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于9月19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上周五(9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了这个消息。她说,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将分别同李显龙总理会见会谈,就中新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之后李显龙总理还将到福建省参观访问。

新加坡媒体纷纷强调李显龙“几乎每年都会到访中国”,并回避他自2014年后就未曾赴北京展开“国事访问”的实情之际。在新加坡媒体看来,李显龙此次中国行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时机格外值得关注,因为此前他曾表示将于10月出访美国,前往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然而媒体最先等来的,却是他将访问中国的消息。

李显龙和新加坡当局可能仍在权衡利弊,还在犹豫是否要与西方保持同步。但在分析人士看来,这种姿态是不合时宜的。鉴于北京面对新加坡可能已经采取行动,这一意图更在军援马来西亚以及开发“皇京港”等项目上得到体现,新加坡面对中国的不安心态乃至危机感让他终于想通了。

小编推荐:欢迎关注公众号 军武格子铺,微信号:jsc01c,更多精彩文章等你来看!

不自然的中新友好

9月15日,中国外交部和新加坡总理公署毫无征兆的公布了李显龙访华的消息。尽管新加坡官方和媒体从16日开始就在报道中强调“过去五年来,李总理几乎每年都会到访中国”。但李显龙从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后就未飞赴北京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特意强调中新亲善的表述,让李显龙的本次中国之行显得反常且不自然。

李显龙自北京APEC后对中国的疏离是很明显的。自李光耀2015年逝世,新加坡在南海及对华问题上就显得一直令北京不快。这个身处东盟之中,并推动东盟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小国反而从2015年开始不断加强和美国的军事关系。

在美国加强介入南海之际,新加坡也顺势于2015年加强了与美国的军事协作。加之2016年8月,李显龙访美宣称支持美、日推动的“南海仲裁”。且美军第七舰队在2017年更频繁进出新加坡樟宜军港,这就意味着新加坡已经将自己定义为美国掌控南海的一处据点。

有迹象显示,中国可能已经降低新加坡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譬如2017年5月的北京“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就被曝“未向李显龙发出正式邀请”。尽管新加坡高层嗣后特意在“中国新加坡论坛”等场合上澄清,称“绝对不会允许”新加坡与任何大国的关系伤害到中国。新加坡外长维文(Vivian Balakrishnan)还在6月12日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后表示,新加坡坚定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并将提供金融支持。但这种种态度终究需要高层背书。 

危机感之下的新加坡

北京对新加坡外交层面的活动只是马六甲策略的一部分。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当这个国家在2015年后不断倒向美国时,中国出于国家安全需要,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中国针对性的反制措施就无疑会让体量较小的新加坡有危机感。

2016年间,北京已在马六甲问题上有所突破。除打通并拓展了新疆直通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通道外,中国还在南海沿岸针对新加坡展开压制。2016年10月19日“皇京港深水码头”的启动已经让依赖马六甲转口的新加坡感到了威胁。

于此同时,中国对新加坡还采取了经济外的行动。2016年11月下旬,中国香港海关扣押了新加坡“星光部队”台湾训练使用的9辆步兵战车。此外,中方还在2016年11月决定向马来西亚海军出售4艘战舰。

小编推荐:欢迎关注公众号 军武格子铺,微信号:jsc01c,更多精彩文章等你来看!

在2017年8月中旬,有消息还称马方“将考虑中国建议”,在新马边界建立“雷达监控系统”,中国还将为马国提供可覆盖新加坡全境的导弹系统。这则引爆了狮城各界的传言彻底揭示了新加坡面对中国的不安。

很显然,面对中国逐渐改变被新加坡限制海上要道的现状,善于把握时局的新加坡在今天转变对华态度,说明他已经想通了。李显龙的北京之行,就是他在危机感下的调转船头之举。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