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印开战谁是赢家?真的开战谁在背后笑还不一定

军迷圈

关注

文|军武菌

中印一旦开战,或许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并不是印度。。。

中国应避免同印度发生直接冲突。这种做法符合中国的利益。如果实施公开的敌视政策,将带来消极后果,不仅会使中国与俄罗斯的看起来很团结的关系起微妙的变化,而且会把印度推向美国,建立更紧密合作遏华的关系。

——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家,布热津斯基

最近中印在洞郎的对峙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网上舆论也是一片群情激昂,很多不明就里的网友恨不得中印明日就开战,并从军事实力上进行对比,似乎印度惨败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大国之间的博弈岂是说打就打,这种角力往往是错综复杂的:虽然印度军事实力逊于中国,看起来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但万一真的打起来,中国要对付的真的只有印度一个国家吗?naive!

有“美利坚帝国主义总设计师”之称的布热津斯基(布大爷,不愧是姓布的,专注替美帝布局策划40年)在他的几本著作中论述到,美印之间没有地缘政治冲突,所以美国的外交政策常常是亲印度的,并且把印度视为维护欧亚大陆平衡的重要棋子,尤其是利用其制衡中国的重要手段。

因此,美国和俄罗斯都在向印度积极出售军火,并在幕后暗中进行各种支持。中印冲突绝不是简简单单的中印两个大国之间角力,更掺杂着美国、俄罗斯这些大国的利益,政治服从于利益,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曾任卡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

好好的玩好手里的印度这张牌,这正是布热津斯基这位“美帝国主义总设计师”的设的局,他在今年初刚刚去世,但是他留下的地缘政治构想,至今仍然被认为是整个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也是世界地缘政治家们必须研究的科目之一。

在民族情绪高涨的时候,保持一份客观冷静,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印度士兵在美国航母甲板上

我们将布大爷的著作中所有和印度有关的地缘政治论述,摘录出来,供大家参考。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1928-2017),出生于波兰,是一名波兰裔犹太人,后加入美国国籍。美国著名地缘战略学者,曾经担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外交顾问、约翰逊总统的科学顾问,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成为美国70年代后期外交政策的幕后策划人,从80年代开始直至去世,布氏长期担任美国外交智囊,其著作《大博弈》和《大棋局》被列为国际关系学必读书目。

▲布热津斯基1996年著作《大棋局》

1、布热津斯基眼中的中国——未来的世界一流大国

布热津斯基的主要思想就是“大美利坚帝国”理论,这种理论的本质就是在国与国关系中的等级体系,大国能对于小国施加有效影响,大国之间则相互博弈。

在《大棋局》一书中,布热津斯基宣称,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前苏联的垮台,美国在全球取得独一无二的头号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那么美国作为唯一的全局高生位国家,就可以主动去建立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包括地缘局势,区域经济向心,和共同体捆绑,某种意义上就是,美国在冷战后如何形成有效的”战略空间”。

在这一框架中,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核心,在全球地缘中寻求美国的战略空间,这其中,欧亚大陆将是布局的重点。下面来看布氏的“高论”:

▲1979年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

在目前的全球情况下,在欧亚大陆新政治地图上至少可认明五个关键的地缘。法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和印度是主要的地缘战略棋手,而英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虽然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却不具备当棋手的资格。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士耳其和伊朗也起着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的作用。

中国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地区大国。它还可能有更大的抱负,因为它在历史上是个重要的强国,把自己的国家视为全球的中心。中国的各种抉择已经开始影响亚洲的地缘政治力量分布,而它的经济发展势头必将使它有更强的综合国力,撑起它更大的雄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使台湾问题结束冬眠状态,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美国在远东的地位。苏联的解体导致在中国的西面出现一些新的国家,中国对此不可能视而不见。因此,中国更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也将对俄罗斯产生很大的影响(势力范围)。

▲1979年美时在宴会上与布热津斯基交谈

对中国的预测,总的来说是良性的,虽然存在某些不确定性和制约因素。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外国在华投资的规模,都属全世界最高之列。

根据这两方面的统计数字作出的通常预测是,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此书著于1996年),中国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国,其实力大约与美国和欧洲(假定欧洲既深化又扩大了)持平。(推测的很准:小编注)

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现在已经大幅度超过俄罗斯,到那时很可能大大超过日本。这种经济发展势头将使中国有能力获得强大的军事实力,其规模将使其所有的邻国担惊受怕,就连那些地理上相距甚远、不希望看见中国发展的太强大的国家也会感到害怕(譬如:美国)。

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以及台湾最终与大陆重新统一,这一切将进一步使中国愈发强大,随之出现的大中华,将不仅成为远东的主导国家,而且会成为第一流的世界大国。

2、布热津斯基眼中的印度——南亚地缘政治棋手

与印尼不同,印度正处在把自己确立为一个大国的过程之中,并自视为一个潜在的重要全球性角色。印度还认为自己是中国的竞争对手。虽然这种看法恐怕高估计了自身的能力,但印度无疑是南亚最强大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地区性霸主。

印度还是一个半公开的核国家。它拥有核武器不仅是为了威吓巴基斯坦,更是为了抗衡中国的核武库。印度对其地区作用的地缘战略构想不仅涉及其邻国,也涉及印度洋。但印度目前的图谋同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利益没有明显的冲突。因此,作为地缘战略棋手,印度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成为俄罗斯或中国这样的产生地缘政治问题的根源。

▲位于新德里的印度国防部大楼

在欧亚大陆中部地缘政治关系不固定的广阔地区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土耳其-伊朗支轴的潜在脆弱性极大地加剧了这种不稳定。从黑海的克里米亚半岛向东经过俄罗斯南部的新边界一直延伸到中国的新疆,向南到印度洋,向西到红海,再向北到东地中海并回到克里米亚半岛。

这一地区大约有四亿人口,分布在约二十五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着多种民族和宗教,政治不稳定。这个广阔的地区经受着爆炸性仇恨的冲击,又处于相互竞争的强大邻国的包围之中。它有可能成为一个主要战场,在这里可能爆发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更可能爆发长期的种族和宗教暴力冲突。(又被布大爷预测对了)

▲在2015年的美印联合军演中美军士兵练习使用印军步枪

印度是起约束作用还是利用某种机会入侵巴基斯坦,对可能发生冲突的区域的范围大小将有很大的影响。土耳其和伊朗内部的紧张局势不仅可能恶化,还可能严重削弱它们在这个潜在战争区域起稳定作用的能力。

这种情势将使新的中亚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更为困难,也将对美国控制下的波斯湾地区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总之,美国和国际社会在这个地区可能遇到的挑战可能比近年来在前南斯拉夫发生的危机严重得多。

▲在美国阿拉斯加进行寒地训练的印军士兵

巴基斯坦的首要利益在于通过其在阿富汗的政治影响获得地缘战略的纵深,不让伊朗在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发挥政治影响,并最终从连接中亚和阿拉伯海的输油管道的建设中获益。印度为了对巴基斯坦作出反应,同时也出于对中国在这个强大邻居的担心,更支持伊朗在阿富汗的影响以及俄罗斯在前苏联加盟国有更多的存在感。

3、美国国家利益下的中国与印度——全球战略中的平衡

▲2016年初中国外长在美国华盛顿会见布热津斯基

无论如何,出于历史的和地缘政治的原因,中国都应该把美国视为天然盟友。美国从未像俄罗斯和日本那样企图夺取中国领土,也从未像英国那样羞辱过中国。另外,中国如果没有跟美国一样目光长远的战略共识,中国就不可能不断吸引大量外资,以保证其经济增长并取得地区性的举足轻重地位。

同样,没有美中战略协调关系作为美国参与欧亚事务的东部支柱,美国就不可能有亚洲大陆的地缘战略。没有亚洲大陆的地缘战略,美国就不可能有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因此,对美国来说,中国这个地区大国在被吸收进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框架之后,可以成为一种保障欧亚大陆稳定的、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伙伴。在这个意义上,其重要性不亚于欧洲,其影响力超过日本。

▲2010年,奥巴马与布热津斯基、鲍威尔等人交谈

地缘政治也是驱使中国与巴基斯坦“结盟”并在缅甸建立军事存在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两个举措都把印度作为地缘战略的目标。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密切军事合作将使印度的安全感缺失,并限制印度在南亚建立地区霸权,从而变成中国的地缘政治对手。

与缅甸的军事合作使中国能够使用印度洋上缅甸几个近海岛屿上的海军设施,因而使中国在整个东南亚,特别是马六甲海峡具有某种更大的战略影响。

如果中国这样做,也很可能会遇到外部力量的强烈反对。在西部,俄罗斯和印度有充分的地缘政治理由结成联盟,来共同抵挡中国的挑战。俄印之间的合作主要由于它们共同的利益:受中国影响越来越大的中亚地区和巴基斯坦。

▲布热津斯基认为欧亚大陆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争夺核心

中国应避免同印度发生直接冲突。这种做法符合中国的利益。如果实施公开的敌视政策,将带来消极后果,不仅会使中国与俄罗斯的看起来很团结的关系起微妙的变化,而且会把印度推向美国,建立更紧密合作遏华的关系。

以上节选自《大棋局》

基于地缘政治的根本考量,相对于中印,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都和印度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因此当看到美国和俄罗斯都在幕后帮助印度建立起更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就不足为奇,一方面可以获利,更能达到欧亚大陆战略平衡的目的。

▲印度的美俄装备

在布热津斯基的战略框架中,试图设计一种维护美国利益的全球格局 :使俄罗斯稳定但不强大;确立与中国的某种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印度作为中、俄之间的牵制力量。

布大爷对于中印之间的战略关系是很有前瞻的。我们可以看出,战争对于中印双方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会影响到亚洲的力量对比,但很显然,把印度推向美国的怀抱,成为美国全球利益的狗腿子,对中国西南方向的安全战略造成消极影响,使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合作蒙上阴影。

大国之间的博弈,往往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在于印度的态度和选择,当然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别以为印度人很傻,印度人对现在的局势同样看的一清二楚,但凡和印度人做过生意的朋友可能更有体会,印度人为了获取更低的进货价格,往往跟你软磨硬泡的砍价,砍到卖家吐血,自己满意的价格才收手。

印度高层显然知道,从军事实力上来说,今日的印度还不是中国的对手,他也不是真的想要开战,只是希望能借这次向美国表“忠心”的机会,从美国身上砍到足够让自己满意的回报,赚够了,印度自然就撤兵了,这样的决策符合莫迪一个狠角色的个性,俨然一个眼睛都红了的赌徒,当然,他这次赌的真是胆子够大,赌的是中国不敢动手。

总结来说,政治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表象那么简单,贸然动武好好教训一下印度,说起来很提气,但真打起来,真正的赢家肯定不是中印,谁在背后笑还不一定呢。你可能要问,那现在的边界问题如何解决?咱大国自然有大智慧去化解嘛,不到万不得已,战争永远是最后的选项!

这里更多的是告诫那些盼着中印开战的朋友们,能用更理性,更开阔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样你以后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亦不会抉择的过于冲动,三思而后行,还是古语说的好呀!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